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再见“摩的”

来源:新民晚报夜光杯     记者:马蒋荣     作者:马蒋荣     编辑:吴南瑶     2017-08-18 17:01 | |

共享单车在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因为一些衍生问题而引发了一些争议。但我有一个不知道算不算独家的发现:单车一来,“摩的”不见了!

非法载客的摩托车俗称“摩的”,轨交站点、公交枢纽是常驻地。对此,执法部门一直在锲而不舍地治理,但因为“摩的”的流动性和群体性,因此治理效果不如人意,成为顽症。

但是,自从越来越多的人骑上共享单车后,“摩的”有明显减少的趋势。我家附近轨交1号线漕宝路站的1号、2号出口处过去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总有十几辆成排成列占据非机动车道候客的“摩的”,而现在几乎看不到了。白领们大多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开锁后潇洒走了。亲戚一个孩子告诉我,过去她也知道搭乘“摩的”既危险又费钱,但有时实在是因为赶时间不得不乘。现在,有了共享单车,自然不必再被动了。

最近,唯一一个还“坚守”在1号口外的“摩的”司机告诉笔者,现在已经基本接不到生意了,他的一帮同行先后都改行了。最让他后悔的是,去年年初摩托车沪牌黑市价最高时(达42万)他以为还会涨因此舍不得出手,谁知如今差不多已跌去4万多了!

科技就是这样改变生活,更会有这样令人料想不到的意外收获。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更加珍惜这样的成果,遵守使用公约,让新生事物继续发光发热,美美与共呢?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