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忆想当年编草席

来源:新民晚报夜光杯     作者:郭树清     编辑:钱卫     2017-08-21 15:14 | |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家乡崇明岛五效地区开始种植席草,并创办起了编织草凉席的生产加工厂,一时间生意十分红火。

  种植席草,与种植水稻的方法基本相同。清明前后,开始育苗播种,大约经过四个月左右的生长期,席草成熟。从育苗到成熟的席草田,一眼望去,一垄垄茂密的席草,齐刷刷、葱翠翠、绿油油的,煞是好看,宛如一块块绿色地毯铺满田间。微风吹过,满目绿色随风摇曳,又如一条条绿色的绸带,飘荡在故乡的大地上,让人心情愉悦,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每到盛夏时节,成熟的席草,割下之后,经过三至五个晴朗天气晾晒,再过三、四天后复晒两至三天,并经过挑拣、整理、剪去花苋、捆扎等工序之后,便可收藏备用。

  那时候,在我们生产大队,编织草凉席的人员从开始的十几人,逐渐扩大为拥有30多人规模和成批生产的草席加工厂。编织草凉席的过程,与民间织布基本相仿,过去乡间,对于农村女子来说,纺纱织布是人人都必须掌握的手艺。于是,她们经过短期培训,便可熟练操作。多一门手艺,多一碗饭。然而,在当时的年代里,对于农村妇女来说,能拥有这份工作,以自己的巧手编织一条条精美草凉席的手艺,感到自豪和珍惜,更是让人羡慕。

  一时间,在那偏僻的乡村,加工的草凉席不仅供应给本岛人,还被远销到全国各地,从而使崇明岛增强了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收入。因此,岛上多处地区都有种植席草和办起编织草凉席的加工厂。并经过海岛人们的努力和探索,逐渐丰富和日趋完善,形成了一套以其独有的规范技法和艺术魅力。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竹凉席、藤凉席、亚麻凉席以及牛皮凉席等这些过去认为是高档的奢侈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那田园牧歌般岁月的手工草编凉席悄无声息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席草田改种了其他作物,草席编织厂停业,编织草凉席的师傅改行,编织草凉席的这门手艺也已失传。然而,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草凉席具有纯朴的乡土气息,不仅价廉实惠,而且柔软舒适,富有弹性,透气性好,并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于是,那倍受青睐的种植席草和手工编织草凉席的历史深深地留在我的心中……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