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陈保平:从此字里寻音容 悼乐维华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陈保平     编辑:史佳林     2017-09-15 17:00 | |

维华兄离开我们已百日了。每每想到那个惊悉噩耗的早晨,维华兄镜片下的大眼睛,厚厚的嘴唇,低沉的男中音就会浮现……他还那么年轻,又是一个内性淳笃、待人和易,一言引笑的帅哥。去年同学聚会时,他还宛如大学时代的模样,喝点酒脸就绯红。怎么会突然就走了?人生真是无常,上帝也不存在。

前些日子,收到百鸣同学发来他搜寻维华文集的目录,才知道维华兄不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写了许多新闻佳作,不只是那篇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潮魂》,还留下了那么多美文。细看这些篇目的叙事抒情,和我曾读过他的几篇散文一样,可以看到维华兄其实是一个内心丰富,感情细腻,文采秀玲壮美的人,这与他外表的不苟言笑、甚至有点木讷,形成很大的反差。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的才华并不看重,风轻云淡、信手拈来,有感而发,并无功名之心。维华兄大概属于这一类吧。

大学时候,维华是为数不多的学生党员,在班里担任团支部书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校园,大家要把被“文革”耽误的学习时间抢回来,似乎对政治都有点疏远。有一天,维华兄趁帮我理发(他是班里的理发师),很不经意地问我:能否一起参加团支部的工作?我有点不置可否,他就笑笑说:就是为大家做点服务吧。理完发,我就同意了。

毕业后,他去了解放日报,我分在青年报。那时候,还是铅字排版,青年报没印刷厂,我差不多每星期都去解放印刷厂看大样。中午就会去他文艺部办公室坐坐。他会告诉我一些文艺界的轶事。但他保持着很强的党性,说这些事不能外传。有一次,他要去白茅岭女子监狱采访,问我有兴趣去吗?我说当然想去。于是第二天一清早,我们坐一辆车,开过大片裸露的土地,来到这个小有名气的监狱。走过长长的廊道,见这里既干净又安宁、管理有条不紊。只是不明白,那些看上去挺清秀的女孩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她们会让人想起托尔斯泰笔下的玛斯洛娃。回程路上,维华兄抿着嘴不说什么话,眼睛一直望着遥远的窗外。我不知后来他写过白茅岭的报道么,但我想他对那些穿着号衣的女孩内心也是颇多感叹的。

这以后不久,维华去了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其间,见过几次,他似都不太愿谈在那里的事情。过了很长时间,有一回他来报社,说他已回上海,在办一份社区报,并向我介绍了社区报的发展前景。《新民晚报》后来创办社区报,确实从他那里得到许多启发。我想,维华天性耿直,渴望自由,不会低声下气,也见不得蝇营狗苟的事。他或许更合适做个作家、报人。

夜深人静时,在百度上搜索维华兄的《潮魂》,见他有这样的抒写:“钱塘江的潮水常年咆哮翻卷,是伍子胥和文种这两人不散的冤魂在倾诉不平……《水经注》里说:伍子胥背着文种日夜在江河上遨游,还常常摆动清净的秋江,扬起连天的雪浪,所以潮水一到,前面的浪就是伍子胥,后面的浪就是文种了。人们称之谓‘潮魂’。每当潮起的时候,浪潮两面就涌起了人潮,浪潮奔腾,人声鼎沸,汇成惊天动地的呐喊,一直冲向天际,可见人们对忠魂受屈是愤愤不平,这种愤慨借助伍子胥和文种的故事,融化在吞天卷日的大江之中,一直奔流到今天。于是我就想了:无情的历史可以演出人们的种种遭遇,却无法把人们的感情垄断……”一个有这样旷达情怀的人却总是沉默、沉默,不知他常常想些什么?不知他内心会涌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当年毕业时,同学们彼此留言。维华兄在我的留言本上写道:“生命两支桨,一支成功,一支失败,就这样驶向彼岸。”

彼岸,在哪里?他去了吗?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