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在图像中穿越上海百年,用小物件感知大上海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郁俊 张磊     编辑:赵美     2018-01-13 14:40 | |

十年前,因为一个工作机会,我在上海市作家协会的资料室里,翻阅了大量的晚清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刊物。

杂志的品类很丰盛,简直令人咋舌。当时得出的印象是,文字部分、原创小说,或者是半通不通的翻译作品,大多数实在还很幼稚,白话上的造诣远不如明清名篇,连清末的高手都比不过。

不奇怪,当时写作小说的文人,水准确实参差不齐,刊物发行,遵循商业化规则,以效率为首要因素,是有严格时间限制的。为了维持商业利益,必然要保持大的发行量,而请的作家,能够写出一手漂亮文字,构架诱人故事,拥有清奇脑洞的优秀人才是如此稀罕,所以,文不够,画来凑,插画家的作用就慢慢凸显出来了。

最终的结果,导致了当时晚清到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刊物,文字平平,而插画的质量很高,文不如画是一个普遍现象。我在昏昏沉沉、气味陈旧的资料室里,看得心花怒放,那些插图,实在历久弥新,要是谁有心,拿出来重新结集出版,实在善莫大焉。透过“物”的上海,我们看到“生活”的海上一页。在“百年上海图画”展上,相信观众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精准表现生活细节

画家能够得以发挥全力,做出这些优质插画的原因,一是压力小,他不需要每一个场景都画,和后来的连环画不同,他只是给出一些自己最拿手的场景,加一些摩登人物就可以。当时画家的职业水准和写作者不同,非常平均,都有一个底线,水平不到,过不了这个门槛,出版方也不会请你,请的一般都是当时的地方名家,得有一定的行业地位,行业内认可的。还有一些跨界高手,比如有着深厚艺术修养的鲁迅亲自在著作《坟1907-1925》的扉页上画下了自己钟爱的动物猫头鹰。张爱玲早在中学时代她就在《大美晚报》上发表了漫画,并因此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不重的工作压力,良好的报酬和心态,使得这段时期的小说插图,质量普遍很高,而且个性分明,非常值得研究。

当时因为西方的造型观念,已经进来了,所以当时画插画的这些高手,他不单单是有很好的国画线条功底,西画那一套也是童子功。

譬如大画家任伯年,早年间在徐家汇土山湾受过素描训练,看起来虽然简陋,实际标准很高,和当时任何一个国际上的油彩大师,任伯年都可以分庭抗礼的。

西方绘画造型的基本要素,就是精准。能够不走样地表现身边的生活细节。时代的很多的风物,市井生活、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全部仰赖于西方造型的这个优点,才能够得以保存下来,被今天的我们欣赏,玩味。而中国美术史上,画家能够熟练掌握这一套造型语言,也就是从那个时期才刚刚开始。在很多当时的插画中,我们看到了以前从未出现的西方绘画要素,比如明暗的黑白灰造型,用排线表达体积感、空间感和量感。对周围景物的如实描述,而不是像写意画那样一笔带过或者索性空白忽略。

之所以强调素描训练,因为只有比较标准的造型训练,在插画上才会有优势。当时的插画界,我特别尊重的两位大师:一个是丁悚,后来鼎鼎大名的漫画大师丁聪的父亲,还有一个就是工艺美术先驱张光宇。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对比,丁悚所用的手法,无论中西,都是比较传统,比较规律的,但是他表现的场景相当洋气,经常会看到一些西式元素,比如说西式家具和庭院风景,与同时代西方铜版画接近。采用光影处理效果来处理画面,同时他的线条又非常传统,很有国画的质感。

张光宇则正好相反,他用当时看起来,非常现代非常前卫的手法,来画一些特别中国,特别具有远东传统的题材。最有名的,他会现代主义,偏重巴黎画派的手法,来表现西南民歌风情。人物的衣饰非常古典,身处的场景是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背景,古色古香,中式的房屋庭院,甚至人物面貌表情。都非常传统。但是他的手法呢,却是非常的新颖,很具现代感。这正好成为一个很有趣味的,可以相互比较的多元折衷的造型范例。

描绘城市人文景观

因为开埠较早,从芦苇荡、荒草丛生的湿地,渐渐立起了一些苏浙风味的民居,接着变成了租界里面那些今天还能看到的典型西式建筑,我们在插画里面可以看到,西方的建筑元素,特别是当时世界的建筑潮流,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大为兴盛。人物的服装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男女的服饰几乎和世界时尚接轨,日新月异,这和闭关锁国的清朝完全两样。西方建筑的照明、采光的方式和中式建筑不同,有利于用西方的明暗造型手段来塑造场景和人物。这也就是丁悚或者张光宇这样的大画家可以非常得心应手地在各种风格之间游走的原因。

那实在是一个造型元素丰富和冗杂的时代,在时代大潮前,几乎所有中国艺术家,都会受到东西方各种绘画风格、各种绘画技巧的巨大诱惑。有的西方手法来自欧洲一线,有些则已经经过改良,来自日本的二手货色。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绘画技巧,就变成了一个美术游戏。

具体到插画上来讲,因为是黑白艺术,可以借鉴的有西方欧洲的铜版画,木刻,飞尘,干刻。中国传统的白描,大写意和水墨文人画,另外,日本的浮世绘和其他小乘佛教地区和中亚地区的绘画风格,也有营养可以吸取。而黑白摄影技术的造型观念,慢慢开始影响到艺术家。总之,因为材料便捷,传播迅速,春江水暖鸭先知,所有这一切,最初在插画中都有所体现。如此丰富的视觉景观,在插图界出现,无论质量还是规模,在美术史上也是绝无仅有。这段历史的不可复制,由文化心态的多元,造成通俗视觉艺术上真正繁花似锦的局面,蔚为大观。很庆幸有这些顶尖的大师级人物,来绘制完成大量的小说刊物插图。其中蕴含的文化内质,民俗博物,造型规矩,传播手段还有很大的可被发掘的空间。

希望有识之士的更多关注和耐心梳理,以感铭前辈,期待未来。(郁俊


海派风物 上海记忆

近期,上海风景工作室与徐汇艺术馆联手,开启年度展项“百年上海图画Shanghai Illustration 1900–1999”,于文学、儿童读物、科学美术和商业设计领域中,汇集近百位绘画者的200件作品及实物,呈现20世纪上海插画艺术的图像简史。

在雕版印书时代,插图是很少见的。直到石印技术出现才使形象复制成为可能,画家不必再借刻工之手,而是可以直接用传统的方法绘制,晚清迎来第一个视觉图画的高潮。20世纪初,印刷速度更快的凸版印刷由此逐渐取代了石印,凸版印刷的插图通常非常精美,但也非常耗时耗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胶版印刷兴起之后,插图又一次迎来高潮,是各种画报、期刊上最出风头的视觉要素。与之鼎足而立的摄影图片强调新闻性,插图则更体现艺术性。到了五十年代以后,以连环画、新年画、宣传画为主的印刷图像承担了向群众传播党的方针政策的使命,当时最知名的美术精英几乎都参加过连、年、宣的创作,极大提高了这些原本属于大众传播领域出版物的艺术质量。改革开放以后,插图受到了摄影和以摄影为主的电脑制作图像的冲击。21世纪以来,结合数字技术的插图又作为一种个性化、创意性的创作形式受到青睐。

姜庆共、周祺表示,图画是绘画或插画的俗称。在上海开埠之后的传统印刷至新媒体时代的百年历程中,插画多变的个人化表现形式带给城市文化及个人记忆的回顾是极为丰富的,图像档案将给城市文化研究带来新的观察视角。

 张磊(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


讲座|我们身边的图画

特邀本次展览美术指导姜庆共老师和资深印刷工程师顾越敏老师以“我们身边的图画”为主题聊一聊30张未展出的室外图画作品以及那段看得见、摸得着的印刷史。您可以将有上海图画的实物带至现场与主讲老师和现场观众交流分享哦。

时间:1月14日下午2点

地点:徐汇艺术馆(淮海中路1413号)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