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朋友圈被微软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发布诗集的消息刷屏了。
我不担心写诗机器人会取代诗人。
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真心和真情,机器人不会有;生命阅历,深入骨髓的爱恨情仇、温暖与疼痛,机器人不会有;衷心而生的对他人、对世间万物的尊重和关怀,机器人不会有;人性和神性,机器人不会有;梦想、灯塔、舍利子,机器人不会有;对天地自然的庄严师法,机器人不会有;如神龙般隐显无定的变化,机器人不会有;胆、识、才、力,机器人不会有;境界和格局,机器人不会有;源头和根本,机器人不会有;来处和去处,机器人不会有。
写诗,是人生的一种修炼,对于真正的写作者来说,它会是生活本身。
“活”到什么境界,“写”就到什么境界。
写作的过程,是写作者逐渐提升、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过程;写作的意义,是把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过程里的种种传递给读者,让他们的生命生出光亮。
诗歌写作的难度,不在于语言和技巧,而在于写作者自我的人生书写。如叶燮《原诗》中所说,诗中见诗人面目是极高的一重境界。而此中难处,不在写作者是否有呈现自己面目的意识和能力,更难在,作品中呈现的写作者是否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是否有足够的胸怀、学养、识见、人格魅力等,可以让读者愿倾心,愿追随,愿于思想中与之促膝相对或仰望。
不是所有的诗歌写作者都是诗人,不是所有的写作有成就的被世人称为“诗人”的人都是诗人。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普遍意义上的诗人,是在创作上有着一定开拓性、有着整体成就,具备一定积淀、修养和情怀的写作者,而本质意义上的诗人,则是有着一批水准恒定的可以流传后世的作品,在思想、人格、节操、气骨等方面,可以影响后世的。
机器人,永远无法成为这样的人。
最近,和两位情性相投的诗友有着同样的感觉,在诗歌的宇宙里,自身越来越渺小了。
如果,有一天,离诗人这个称呼能近一些,那会是我的幸运。(聂权)
真相
世人喜欢什么
商贩就造什么
喜欢玫瑰,他们就造艳丽的
喜欢刀刃,他们就造锋利的
姜被硫磺熏过,呈现优美色泽
橘子熏过,在这世上速腐
速腐之物为何出现在菜市场
小贩微微一笑
道出了真相:
“人们看重它们的品相。”
多少事物都是如此,自己造就的
总要由自己
把它吃掉 (聂权)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