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华坛山:一个铭记与遗忘的故事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南妮     编辑:吴南瑶     2018-05-17 17:09 | |

善的渊源,善的哲理,善的循环,善的奇妙——那是一个美丽的圆。

他们穿着好看的衣服,中年,微笑着,彼此相熟。有一对夫妻抱着2岁多的孙子。后来,爬华坛山之一的灵山,2岁的男孩一直被抱在爷爷的怀里。山路沿山腰盘旋而上,问:累吗?答:不累。家乡的山,他们爬惯了。

之前,与他们一起围桌吃饭。小饭馆的老板兼大厨杨成洲曾担任过工艺厂的车间主任。他是一个热心人,将旧日同事的怀旧集会组织到自己的家来。他漂亮的妻子不断递茶送菜,当他的帮手。

与那些淳朴的人的相知相识,一路伴随着对潺潺山泉的欢喜,对满山杜鹃的野望,微风阵阵,水波不兴……岁月仿佛在共同的缅怀中静止,每个人的心头,都有一个故事,数段情景。

俞祖银先生于1971年至1983年在华坛山垦殖场工艺厂任厂长,1979年16岁的董淑敏去厂里上班,那时应该是整个厂子最辉煌的时期。外贸的订单不断,广交会上工艺厂的竹编产品、木雕工艺品广受欢迎。在1974、1975年期间,厂里的人数是一百多。山里的人们称呼厂区是“小上海”——工艺厂的上家就是上海工艺美术品进出口公司。

11月,董淑敏不慎将第一个月的工资掉了。小姑娘哭得稀里哗啦。俞厂长路过车间听闻此事,马上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别哭,小姑娘!快去买饭菜票吃饭!以后把钱藏藏好。”董淑敏的父亲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江西中医学院的医生,为了支援山区的医疗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30多岁就去世了。淑敏是家中6个孩子的老大。俞厂长听闻后,马上召集全厂员工捐款,你一元,我五角,捐款达到了31元。

5和31——这两个数字,对于董淑敏,有着永恒的意义。她以后的人生与“善”结缘。1993年,她去厦门打工,口袋里只有100多元,在捡到一笔800多元的钱后,毫不犹豫地交给了所住屋子的房东:“上楼找找她吧!”800多元内附有工资条,她知道这是一个素不相识的打工妹一个月的辛苦钱。对于房东说的“你自己也缺钱,就留着花吧!”她感到匪夷所思。“怎么能够?!”2008年汶川地震。她和丈夫向灾区捐了5000元钱,那是他们两口子在温州一年打工的全部收入。

有不错情谊的小姐妹生病死了,她丈夫是个残疾人。董淑敏二话没说,就把小姐妹12岁的儿子接到家中,一直抚养到孩子大学毕业。淑敏自己有一双儿女,那时女儿刚刚出生,儿子念高中住校,闺蜜的儿子一个人住一个房间。2013年,这个争气的养子考上了内蒙古大学,4年,董淑敏一家给了他7万元的读书款。这是一个打工之家的一笔重金。孩子如今在杭州做经济策划,自食其力,孝顺养父母。但是即使丈夫生病住院,淑敏也执意不收那孩子送来的钱。

“俞厂长……”在日后38年没有相见的岁月里,董淑敏一直幻想着如果与老厂长重逢,她将告诉他:“还记得我吗?还记得当年掉了工资哇哇哭、你给了她5元钱的那个16岁的小姑娘吗?”

夏秀华59岁,瘦瘦的。一说起俞厂长就双目放光。她们母女都做过工艺厂的职工,与俞厂长有两代人的情谊。秀华的妈妈,人称“夏师母”,今年83岁,身体不太好,晕车。乘一趟车的话,得在床上躺两天。去年12月,工艺厂140多位职工38年后重聚首的聚会,老人家还是乘车去了华坛山。她要表达埋藏在心中的感激。

秀华说:妈妈是个老实人,本分人,话不多,只埋头干活。她做工的产量和质量在厂里总是名列前茅。俞厂长每次都把她列入加工资的名单。他说:“学生看成绩,工人看质量,谁有意见谁就把产量质量拿出来比,谁胜过她我就加给谁。”——当有人提出异议时,俞厂长是这样回答他的。有一个姓金的女职工,有一个姓许的老奶奶,回忆的故事是差不多的,她们身弱又有家累,俞厂长总是让车间主任给她们安排轻一点的活儿,并时常问候她们,她们也争气地取得“全勤”,扎实的工资加奖金支撑起了整个家庭。两位老人当然不在我们的爬山之列,别人诉说了她们的诉说。——这是一个关于公平公正的故事,而它们的核心,是人所拥有的巨大的善,将心比心的体恤,男性对于女性的关怀与怜惜。

永远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叫做《第八个是铜像》,前面七个人,每一个都说一个他们共同怀念的英雄的故事。所幸,我们现在的“铜像”是眼前身材魁梧、生机勃勃、慈眉善目、质朴热情的老人。——俞祖银厂长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浙江金华他亲手打造的二层老宅里接待了我们。

“我不记得了,忘记了。”——当我们向他求证他昔日手下的职工,念叨的那些感恩他的故事时,他笑吟吟地说。

“那么,俞厂长,你记得什么?关于你的华坛山岁月?”

他想了想,告诉了我们他记忆中最深刻的东西。关于他的青春,他从浙江东阳老家到江西上饶华坛山工作13年中最重要的记忆。他记得叫他“小俞子”“小俞子”,赏识他竹编手艺、他在浙江兰江冶炼厂工作时的孔书记。孔书记鼓励他带领村民办厂脱贫。他记得华坛山工艺厂的职工逢年过节都要给他送吃的东西,定粮时代,他们自己省下口粮来支援他有两个儿子的家。有一年过年大雪纷飞,他回不了浙江东阳老家。住在山上,马上有人送来取暖的火盆。有杀猪的人家,必请他去吃饭。一家家的邀请、一户户的盛情,他忙不过来……就是感情!与山里职工共事与生活的深深的感情,让他记了一辈子。

“看,手机上每天有问候的信息。”俞祖银先生笑着说。

别人记得老厂长的品德与风范,一件又一件他为他们做的好事,而他真的忘了,“记不得了”;他记得的,是另一些别人为他付出的,他人对他的热情与帮助。

善的渊源,善的哲理,善的循环,善的奇妙,就是这样的。——那是一个美丽的圆。(南妮)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