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哦,乡愁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老梅     编辑:史佳林     2018-07-02 21:08 | |

前些天老梅回常州陪老妈过生日,老妈是著名的杨师傅,今年85岁了。杨师傅出生在江苏北部的东台县,3岁母亲去世,5岁父亲从军去抗日,6岁随着自己的阿姨来到上海帮老梅的父亲袁先生家的亲戚做帮佣,13岁经袁家人介绍来常州大成三厂当了一名“养成工”。

老梅的父亲也是东台人,也是杨师傅家的近亲,袁先生从小在镇江读书,后来去苏州工作。袁先生和杨师傅都有浓烈的“苏北口音”。杨师傅没有上过学,袁先生初中毕业后成了一名会计。这么算起来,老梅是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只是当时没有这么一说。老梅乖乖地当一个“江北佬子弟”,好在读书还行,加上老梅从来自得其乐,也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某一年回苏北,见到了传说中的“老地主婆”奶奶,她打量着老梅,用方言向邻居介绍“我家的小侉子回来了。”老梅立马崩溃,原来自己是无土无根的浮萍一族,漂游到江南,这里根本没有老梅的语言,没有老梅的回忆……因为偌大的袁氏家族的人遍布各地,唯独在自己的本土却是日趋冷落。老梅对于奶奶来说是个外乡人,他们不以血缘来认亲,只是凭着你的口音来识远近。作为一个“小侉子”,老梅自动将自己从东台除了名。

之后填出生地,便成了常州。但老梅知道常州也不是自己的根,这里没有七大姑八大姨,只是一群父母的同事们,有着一些简单的朋友间的往来,在常州,老梅从小无亲戚可以“走”。

1994年之后,老梅去北京成了一名“北漂”。二十多年过去后,依然含着极重的常州味道,出租车司机开口聊天的时候经常一开口就说:来北京旅游的吧,有时间包个车去八达岭吧……后来儿子也会经常纠正老梅的发音。

最初来北京的时候,经常为了一张“暂住证”费神,为各种办护照证件奔波,每到重大节庆前后,经常被查一下身份证件……儿子出世之后也经常为了“学籍”发愁,直到2007年,因为各种纳税优异等因素,终于有了北京户口。后来,老梅已经决定不再和这些纠结。老梅在各地飘游,无法认同任何地域的界定,除了肠胃功能,除了蛋白酶会经常怀念一下儿童时代的食物,有一些童年的经历可以回溯,其他的,真是说不上,有时老梅傻乎乎地认作“故乡”的地方,人家说那只是老梅的“出生地”;老梅认作“祖籍”的地方,老梅呆在那里的时间没有超过一百小时,所以,像老梅这样的人,没有乡可以去衣锦还,也没有祖荫去护佑,只能是老老实实地靠自己图强,靠自己扎根,广阔天地,独自飘扬,自由自在。

老梅没有乡愁,想来也是一种福分,没有什么历史的“包袱”要背,没有“遗产”可继承,两手空空来这个世界,然后无牵无挂离开。其实,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和你来自什么地方关系不大,而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关。

老梅很少和儿子讲自己漂流过的那些地方的历史,就像杨师傅也很少向老梅讲述杨家或是袁家的历史一样,从前不愿讲,是因为里面有太多的纠结和不愉快,不说也罢,现在不愿讲,是因为许多已经想不起来了。

老梅回家给母亲杨师傅过生日时问她,此生还有什么想去的地方,杨师傅说想去她出生的那个安丰镇看看,从前安丰镇的一条街全是杨家的家产,后来日本人来了,一把火全烧了……杨师傅后来又说:那些老房子已经都烧了,看不看也无所谓了。

离开常州那天,老梅发现运河堤岸已经全部变成清一色的水泥壁垒,自己早年生活的房子很多年前就拆了,从前的小学和中学也都了无踪迹可寻,从前的破瓦烂屋之地,现在全是高楼和更高的楼,以前从文化宫走到老梅家所在的中粮弄似乎很远,但现在好像三步两步就到了。长大了,世界似乎也没那么大了,一抬腿,纽约;一翻身,奥克兰……(老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