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冯骥才:人在书斋里 心在大地上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黄维 宋子节     编辑:王瑜明     2018-09-21 11:53 |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冯骥才马不停蹄地奔走在时代号召的前列。文学、文化保护、绘画、教育的“四驾马车”,每一驾“马车”都在时光里留下了深深的辙痕,体现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走进天津大学冯骥才个人作品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二十余幅油画、三十余本传统文化保护研究文集、以及上百部不同版本的小说、散文集。这让人不禁思索,是怎样的勤奋与热爱,才能够收获如此繁盛的文艺硕果?

“我要把我的心血放在中国土地上,我不求回报,只望它叶碧花鲜,硕果结于明天。”身高一米九二、已是古稀之年的冯骥才谈及这些年的经历,不言辛劳,反而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容,将付出看作是自己为社会、为时代应尽的义务。

从1979年《雕花烟斗》第一次获奖,四十年来,冯骥才马不停蹄地奔走在时代号召的前列。他的笔尖书写市井民俗的歌谣,他的双脚沾满古老村落的尘泥。文学、文化保护、绘画、教育的“四驾马车”,每一驾“马车”都在时光里留下了深深的辙痕。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专访冯骥才,一同重温黄金时代作家的奋发与理想,感悟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改革开放让中国文学迎来了黄金时代”

问:去年您出版了《激流中:1979-1988我与新时期文学》。当时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也是文学的黄金时代,铁凝曾经评价您是新时期文学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当时是怎样的动力推动着文学者的创作呢?

冯骥才:改革开放让中国文学迎来了黄金时代。这是一个充满理想与渴望的时代。人们有共同的目标——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在宏大的理想面前,人们有了情感,有了追求,有了向往,需要文学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表达对生活的愿望。因此“努力做‘人民的代言人’”成为我们这一代作家的天生使命。共同的时代情怀与社会关切将作家与读者融为一体。

可以说,80年代的作家是被时代垂怜的幸运儿。因为老百姓充分信任我们,愿意与我们倾诉。我至今记得当时家里有一个很大很结实的木头信箱。每天早上我带着一个搪瓷脸盆下楼,打开箱子,里面塞得满满的读者来信就像泉水一样“涌”到了盆里。

(197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和拳》封面)


问:看到这个场景时有怎样的心情?

冯骥才:非常感动。特别是有的信纸在打开时还有一点沙沙声,是因为读者在写信时心弦拨动,眼泪落在纸上,使信纸产生了粘连。直到现在我还能记起那种声音,这其中凝结了读者对作家的信任,是一种创作的激励,更是一种要为人民发声的鞭策。

这种感情并非我个人专属。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作家们拥有共同的文化理想与家国情怀。人们将个人的写作追求与更高层次的国家理想紧紧相连,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风骨。可以说,对人民负有责任、对社会负有使命是改革开放后一代作家的自觉追求。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外景)


问:您提到的文化理想和家国情怀,很让我们感动。80年代也是您的文学创作繁荣期,如《神鞭》、《三寸金莲》等都是当时问世的优秀作品。

冯骥才:改革开放为作家们抒发时代感慨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与积极的鼓励机制。我们迎来了尊重文学、鼓励创作的黄金时代。现在我依旧保留着1979年《雕花烟斗》获奖通知单,上面写着“冯骥才同志的《雕花烟斗》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请凭单领取奖金200元”。这张纸就是时代的见证。

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成为作家获得身份认同和创作动力的重要来源。它激励着作家热切地观察时代的发展,诚挚地表达人民的诉求。可以说百姓、作家与时代是连为一体的。我的创作繁荣期也离不开社会的鼓励与支持。

(冯骥才个人作品展厅)


问:这是来自全社会对文艺创作的肯定。

冯骥才:确实如此。其实当时我们的文学创作非常纯粹,我现在也常用“纯粹”这个词。没有功利的想法,只想写出好作品。而且作家之间的关系非常单纯。每当文坛出现好作品、好作家时,大家都奔走相告,往来甚繁。

有一次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特意从天津赶到北京看望我。我邀他到东四小馆吃饭。整个过程中他既没有吃东西也没有喝酒,只是一直在谈他要写的一部歌剧。那一次见面,让我切实感受到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的纯粹、坚强而充满敬畏的情感。在这种纯粹情感的孕育下,改革开放之后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才能够出现“繁花盛开”的场景。

问:您说自己对时代有太多的干预,也受到时代对自己人生和命运的干预,您觉得改革开放对您的创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冯骥才:改革开放使我成为充满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它赋予了我一种“读者感”,敦促我望向社会,并把对于社会的关切融入到我的文学思考中。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我更充分地认识了人,包括人的性格、命运、愿望、理想,让我努力思考,自由表达,进而深刻地认识生活的本质,谱写最真挚的人间情感。同时,日新月异的崭新社会为我提供了浩瀚的素材,丰富了我的视野,也使我充满想象力。应该说,这是每个人都能创造无限可能的时代。

(冯骥才书法作品《阳台花架记》)


问:不仅是您,改革开放也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冯骥才:我们这一代作家所创作的作品跟时代的精神需要是完全一致的。作家用文字描摹生活的真相与世间的真情,而读者在书间寻找着情感的共鸣和生命的答案。书籍让作家和读者真切地感受到彼此的存在,而中国的文艺事业大厦也正是在这样的情感交融之中不断增高。

改革开放为文坛打了一剂“强心针”——80年代出现了“四世同堂”的景象:“五四”时期作家茅盾、巴金、郭沫若、冰心、曹禺等健在;革命作家丁玲、臧克家等作家也都在;王蒙、李国文、张贤亮等等“右派作家”当时并不老;再有便是我们一批八十年代冒出来的作家。经历各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作家汇聚一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昂首创作新篇,促使文坛重焕生命力,一时间出现了各种优秀作品、风格、流派、甚至文学思潮,极大推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那真是一个让人感动的、让人怀念的时代。(黄维 宋子节)


记者手记:七夕访“大冯”

提起冯骥才先生,朋友们都喜欢称呼他为“大冯”,他也以此作为自己的微信名。中国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铁凝曾真挚地说,这不仅因为他身材高大,更因为他视野辽阔,对国家、对社会、对文化,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时至今日,我仍记得与“大冯”初相识的情景——那是2006年的全国两会上,在文艺界委员的驻地、华润宾馆的一楼大厅,午后和暖的阳光透过阔大的落地窗倾洒下来,我就这样静静聆听这位民间文化保护的深情守望者,娓娓道来他独特的非遗故事与浓郁的文化情怀,目光明澈坚定,采访完他在我的笔记本上认真写下几个字:“时时想到我们的文化正在消失。”

12年后,今年七夕节,我们坐上高铁动车,第一次走进天津大学的冯骥才文化艺术研究院,拜访这位文化大家。

出租车在院楼前停下来,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绿意盎然的现代建筑,几何形状的架构,现代感十足,整个院墙爬满了爬山虎,走进院内,则是另一番景致:花木掩映,一湾池水,碧波荡漾,锦鲤悠游,让人不觉心旷神怡;一座明代木结构门楣静静地在另一侧伫立,木质斗拱飞檐,历史的古朴,现代的时尚,田园的清新在这里完美交融,整个院落好似一个精神绿地。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化艺术研究院内景)


我们来到二楼会客室,房间布置得极为雅致,桌椅古色古香,靠墙整齐地码放着几百本藏书,像是一间书房,又像是一个小型博物馆,满眼都是石雕、木刻以及各式各样的藏品,墙上挂着两位友人的书法作品:一幅是冯骥才生日时画家韩美林写的篆书“进退有度”;另一幅是作家莫言写的打油诗“大冯如巨树,做人真性情,交友热心肠……”

(韩美林书法《进退有度》)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透过进门的黑色屏风,传来冯骥才清朗洪亮的说话声。

还是那个“大冯”,一如12年前般亲切温和。穿着一件草绿色短袖上衣,头发有些花白,交谈中神采飞扬。

简单握手寒暄后,我们进入采访正题。

(作家莫言写的打油诗)


谈及上世纪80年代,他特别用了“纯粹”“真诚”两个词来形容。1977年12月,他的第一本作品《义和拳》发布,而后接连创作了《神鞭》《三寸金莲》等小说,在他眼中,“那是一个空前又独特的文学时代,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

他忘不了第一次领稿费时的激动与欣喜,“在邮局取3300元的’巨款’被工作人员侧目”;忘不了当年地震时朋友们的仗义相助,大家五元十元地往他兜里塞钱;忘不了读者朋友与他真诚倾心的交流,“每天用脸盆装读者雪花般的来信”。

还是那个“大冯”,一如12年前般坚守文脉。

这些年,他跑遍了全国,边指导志愿者进行田野普查,边进行民间文化抢救。面对众多面临困境甚至消失危境的文化遗产,他说自己就像医生一样,在抢救一个个生命。

随着年纪增大,近几年冯骥才下田野的时间少了,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他的工作量仍然很大,“非遗家底盘清了,我又负责传统村落保护的评定,面对的是200多万个村落,要进行全面调查,从中挑出好的村落,你说这是多大的一个工作量?我还负责中国口头文学的出版,这些年整理下来的口头文学有十几亿字都要出版,我做学术委员会主任,都是大工程。”

(冯骥才青年时代临摹的《清明上河图》)


还是那个“大冯”,一如12年前般醉心文学。

今年76岁的他,一天中有五六个小时用来创作。“早晨起来写作3小时,午饭后打个盹,下午来院里会客、处理日常事务,回到家6点,洗把脸喝杯水,睡到7点钟左右;起来休息一下吃饭,饭后看会儿新闻联播,听会音乐,把案头需要做的事情,需要思辨的问题,需要写的文章,都在这个时间进行,一直到夜里12点多。”

专访中,还有个有趣的细节。我们说起他去年写的文章《母亲百岁记》,羡慕他在72岁本命年时还有母亲为他亲手扎红腰带,他立马掏出手机,给我们翻看母亲的照片,照片中的老太太笑容慈祥,虽已过百岁,却十分优雅。母子间会常发微信,分享好玩的图片、有趣的文章。

采访完,冯先生带我们参观了他的大树书画馆,里面有他各个时期创作的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等领域的作品。边参观边告诉我们,他刚刚完成新书《漩涡里》,今年冬天还将创作一部新长篇,至于题材嘛,他笑笑说先保密,在写累了的时候就画画,当作休息了。

一个半小时的采访,文化理想、家国情怀、先觉、先倡、先行,这些词汇在采访中不断出现,也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采访结束,他向我们笑着挥挥手,“欢迎你们有空再来,我要带上洗好的水果,赶去陪母亲过周末了。”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的心中不由充满了崇敬。(黄维)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