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连载|浦东史诗(28)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何建明     编辑:钱卫     2018-11-22 13:49 | |

  浦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从改革开放的“窗口”到攻坚破冰的“试验田”……浦东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留下了深深足迹。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创作的《浦东史诗》,首次以长篇报告文学的形式,全景展示浦东开发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时代画卷。这里摘录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28.“141号”小楼

  “那天我真的太激动了!一夜不能眠。”82岁的沙麟老先生对我说,当年北大毕业后,他是留校生,任半导体系党支书记。1964年参加“四清”。1974年回到了上海,在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从事大型集成电路。“就是后来发展的芯片研制。”沙麟说:“我之所以听说让我到浦东开发特别激动,是因为那时上海在计划经济影响下,越来越压抑,像广东、江浙等地都上得非常快,我们大上海落后了,不仅不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而是真正的后院了。所以一听说让我参与浦东开发,并且是第一批开拓者的领队,我激动得半夜起来写‘誓言’……”

  5月1日凌晨3点左右,我实在睡不着,便在笔记本上写下8个字:“奉献、开拓、廉洁、求实”。

  随后又写了一段随感: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人生能有几回搏,这辈子交给它也值得。

  ——艰苦、创业、奋斗,浦东要大家奋斗,大家奉献,甘为铺路石、拓荒牛。

  ——浦东的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战略决策,一定要办好!浦东开发,上海的特殊性,一种新的模式。大的框架、大的政策定了,要在创新中开拓、创造。

  ——要新事新办,要快速向前,有头有尾,要有纪律,手段要现代化,要静心组织。

  ——要求实,工程大,时间跨度大,要协同作战,求得支持,形成合力。

  第二天——也就是“五一”这一天,沙麟到副市长倪天增那儿报到,倪副市长对他说: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5月3日的挂牌仪式张罗好,开发办的第一批工作人员马上到位并正式开始工作。具体工作与市府副秘书长夏克强衔接。

  沙麟转头找夏克强。副秘书长夏克强是市府有名的能人,他一出面啥事总能办成。“老沙呀,房子已经给你找好,这几天已经有人在进行简单装修。那个141号办公处是个新地址,一般人不易找到,你明天带几个人在浦西延安路隧道进口和浦东隧道出口处的马路边醒目处,挂上几块路标,免得有人找你们开发办瞎转溜找不到地方……”

  “好嘞。这是我份内的活嘛!”沙麟心想,人家不愧是市府秘书长,啥事都想得周到。现在我是“开发办负责人”,让全上海、全中国、全世界知道咱“浦东开发办”,我是主要责任人。

  2日,沙麟带着几个小伙子,扛着几块赶制出来的绿底白字、“中英文”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标志牌,来到浦江延安路隧道出口处、相距“浦东大道141号”500至700米的街头水泥杆上,牢牢地竖起这些牌子。“那几块牌子又大又醒目,我们还在竖起安钉时,就围了不少人,他们都极其热情地议论着‘浦东开发’,好像明天就要办喜事似的。后来这些标志牌一直竖在那里好多年!它曾经激励了许多热血青年和外商投身、投资浦东开发的热情。”沙麟说。

  “而当我第一眼看到‘141号’那栋小楼时,心情异常感慨和激动。因为虽然当时我想象不出未来十年浦东会因为这里而成为世界瞩目的地方,但内心我强烈预感这栋小楼会与我以后的命运和情感紧紧地联在一起……”沙麟说。当时他有所不知,就在他来到小楼前的那几天,另一批人为了这栋小楼也在不分昼夜地忙碌着。

  当然,第一个人一定是夏克强。

  4月18日李鹏总理宣布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之后,4月21日上海市召开九届人大三次全体会议,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体人民和干部正式吹响开发浦东的战斗号角,要求全市行动起来,为浦东大开发提供一切支持。随后他指示倪天增“要在‘五一’后立即挂牌。”并称“月底前要把办公地和开发办的班子成员选定”。

  选址的具体任务落在夏克强身上。4月25日,他带着市府机关事务局的几个人来到浦东,事先已经在那等待他的黄浦区胡炜区长,陪着夏克强开始选址。

  “那时浦东没啥像样的房子。我们事先备选了几处,但不是因为交通不便,就是不符合独立办公条件,所以克强同志都觉得不理想。”当年领着选址的胡炜说。“后来车至老浦东大道,我指指区文化馆的小楼,对克强说:你看看这小楼行不行?他瞥了一眼,马上让司机‘停’。随后我们就都下车去小楼看。没想到克强在楼上楼下、左右前后粗略看了一遍,便说:这个地方我看行!不过,成不成,三天之内等我话,我得跟市长汇报,由他来定!后来据说镕基同志就定下了这个地方,并且在30号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外宣布了‘浦东开发办’在浦东大道141号的办公地址。”

  “那个时候,再重大的事情,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个点头就敲定了!接下去的就是把事情做好、做实,真有点打仗的味道。”参与“浦东开发”初创岁月的“老浦东”们都有同样的感受。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