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非遗在身边 | 刻一种小而雅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李君兰     编辑:吴南瑶     2018-12-07 15:56 | |

在米粒大小的象牙上竟能刻上近两百字。拿放大镜来看,字字精刻,笔走龙蛇。这真是妙妙妙!这种“微中建宏,小中求雅”的手工技艺叫作“细刻”。

中国细刻艺术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当时的人们多在水晶、珍珠、兽角等天然材料“做文章”,因为只有在这类硬而细的材质上花功夫,才能在微小的空间里容纳生活中的万千世界。经年累月与代代相传中,慢慢丰富的工具与刀法让细刻技艺者可在微小的空间里刻下越来越辽阔而精细的世界。

细刻进入上海后有了更为小而雅的发展。先有精通古文、美术与书法的薛佛影独创了圆刀刻法,能更为细微地表现书法、绘画的各种笔墨韵味,被书法家黄葆戉誉为“神妙独到秋毫颠”。由他创作的《滕王阁插屏》等数件作品被上海博物馆收藏。后有樊星涛等这样的守艺人不断追求更好的表达,在力求“绘画入格,书法入帖,刀工入法”的自我养成中频出精品佳作。由其创作的细刻作品不仅被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和1993年首届东亚运动会选为国礼,还成为首都博物馆的馆藏品。

已被纳入“非遗”名录的上海细刻并非只有古时的诗词歌赋,也有当下的斑斓生活。

瞧,这件微刻《海宝舞翩迁》作品,巍山雄寺、碧岚青黛,上海世博吉祥物海宝跃然其上,一番神采奕奕的模样……小空间里记录下的是看天下的大“视”界。(李君兰)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