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十日谈 | 最贵在情真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袁秋婷     编辑:王瑜明     2018-12-13 15:22 | |

三年前,接手《上海文学》散文栏目时,我还是一个刚入道的新手编辑。散文栏目,历来名家济济。许多当年在教科书上初识的名字,如今又在作家通讯录中重逢。可想而知,我那时内心的喜悦与波澜。

记得第一次给肖复兴老师写信时,我在信中提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我小时候从语文课本中读到的散文名篇,当年十分喜爱,反复朗读,以至能够背诵的程度。那片落日黄昏中绿如湖水的爬山虎,曾是我读过的最美意象。邮件发送之后,我又有点后悔。这口气太像“粉丝”,没有编辑的范儿。肖老师会不会认为我不够专业?没想到肖老师随后发来了十几篇新写的文章,请我从中挑选,并表示相信我的品位和眼光。“老院旧雨”专栏就此诞生了。它以富有温度的文字,记录了“文革”劫难中的冷暖人情和历史浩劫亦无法泯灭的人性光辉。我也第一次在与名家的交往中,感受到大作家的平易、朴实,钦佩于他们在千帆阅尽之后,仍葆有心中的净土。

编辑散文专栏,使我得以与各种作者交往,借由文字走近他们的人生。最令我感佩的,是那些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的老作家。他们有的不会电脑打字,仍一笔一划,在信纸上工整认真地写下历历往事;有的被疾病缠磨,仍日日夜夜,春蚕吐丝般,用文字倾述一生。老作家王维玲,是我联系的作者中最年长的一位。他曾是青年出版社的老编辑,与柳青、杨益言、刘白羽等众多影响过当代中国文学版图的作家有过密切的交往。年届九旬的他,被肺疾缠身。每次与他通话,话筒里总会不时传来他的咳嗽声。尽管如此,他仍坚持日日写作。他不会打字,每一篇文章,都先手写在信纸上,再由女儿整理录入电脑。他女儿告诉我,“父亲以写作对抗病魔。他在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把更多的生命记忆记载留存下来。”

当然,三年中,更多的是点点滴滴的平凡,更多的是日常编辑中的琐细。时常为了文中的一个表达、一个名字、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一张照片,反复与作家沟通求证。印象最深的,是在编辑“诺日朗因缘”专栏时,杨炼老师远在海外,我们俩之间隔着千山万水,也隔着恼人的时差:他还未醒来,我已熬不住深夜汹汹袭来的困意;我清晨醒来,划开手机,叮叮咚咚的消息提醒音,经久不息,再一看,他已经发来了好多条问询的微信。于是,后来干脆设定闹铃,在凌晨三点,起来看一遍手机,没有新消息,再放心睡个回笼觉,一有消息,赶紧揉醒迷蒙惺忪的睡眼,对着黑暗中刺眼的荧光屏,开始与他的对话。这样的日子,倒也苦中有乐。专栏完结后,我仍时不时想起那段“月黑风高夜,谈文论道时”的特别经历。我坚信,正是平凡的一点一滴,琐细的一字一句,构筑起编辑与作家之间的信任,凝聚成作家与刊物之间的情谊。对细节的执著,换来了作家的放心。

梁鸿鹰老师在给我们稿子时,在信中说,“辛苦了,欢迎修改,也不必征求我的意见,我相信你们”。陈丹晨老师对于文字十分认真、细致,每寄一稿,总会反复推敲字句,通常要修改到第三稿,才最终确定。在一来一往的文字“拉锯战”后,丹晨老师对我终于放心多了。“钱寓琐闻”专栏编辑过程中,他最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由你酌定吧,我都尊重你的决定。”

我珍惜这份信任,也感念与每一位作家交往的点滴。我想,在新媒体爆发的时代,传统文学刊物仍能葆有不消退的生命力,大概是因为它仍带有传统的温度吧。一字一句,一点一滴,皆注满了作家和编辑对文字的热忱和对彼此的暖意。(袁秋婷)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