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被“错会”的“阿卡贝拉”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李荣     编辑:钱卫     2019-04-24 16:41 | |

  “阿卡贝拉”被认为是无伴奏的人声演唱复调乐曲,其实这其中也包括一种“错会”。

  读《大英百科》,有“a cappella”条,意谓“无伴奏合唱”,如今音译作“阿卡贝拉”。百科条目释作:意大利语原意为“按教堂风格”,指由无伴奏的人声演唱复调(多部的)乐曲。原用于宗教合唱音乐,约起源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晚期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所作音乐中达登峰造极之境。

  不过,百科的释条中特地标明其中的一种“错会”,因所传乐谱中没有写明独立的器乐声部,后世学者便认为合唱是没有伴奏的,但现已查明,当时是有一架管风琴或其它乐器照式照样“重复”某一个或几个人声声部的。这样看来,这一种“阿卡贝拉”的所谓“无伴奏”,只是因为曲谱抄录的“失注”而产生的一种误解而已。

  其实,后世人的“错会”,却也有其可理解或者说让人感觉兴趣的地方,因后之视昔,特别是遥远的古代,总会钦羡那既已远去、不可复得的质朴和简单。相比于后来更加繁复的配器与配乐,后世人会想,那古代只依靠人声的旷古高远的意味与意境应是别样的美妙,见到古传的抄谱并未明注器乐的声部,便更是确证那本是“古所无之”的罢。而回到那古代的人们,替他们设想一下,本已有了所谓的简朴,心里或许便会追求能够更为丰富和错综一点,并不满足于单纯的人声,而觉得附加了器乐的声部更是悦耳而美妙了。这或者即是古今来“错会”的根本,在本已有的之外,更想添上一点尚未有的或者已失去而值得追怀的。

  现今中外都有不少专业或者不过是业余爱好的“阿卡贝拉”人声合唱团,成为繁杂热闹的现代音乐里的一股“清流”,这是由“错会”而来的一个果实,倒不妨不把那“错会”去说破为好吧。(李荣)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