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上海地方志接地气,请大学者为大众写“小书”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刘芳     作者:刘芳     编辑:钱卫     2019-08-06 18:48 | |

  上海为什么不叫“下海”?有人说上海有两条“母亲河”?上海地方志接地气,请大学者为大众写“小书”。

  曾经有一位“老上海”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王依群:“我们这座城市为什么叫上海,而不叫下海呢?”老人说,别看他在上海生活了一辈子,其实不知道的还很多,除了上海为什么叫“上海”之外,为什么有人说上海有两条“母亲河”?上海当年明明只有两个租界,为什么有人说是有三个租界?……王依群说,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祖辈世居上海的上海人,也回答不上来。

  针对人们对上海历史地理知识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依托志书为“信史”“官书”的优势,上海地方志办公室采取“大学者写大众通俗读物”的方法,加强地情资源的普及性开发利用工作。在今年书展前夕,他们与学林出版社等合作,推出了首批“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特邀葛剑雄、傅林祥、薛理勇、张雪敏、田兆元五位著名专家学者,撰写《上海源》《黄浦江》《苏州河》《老城厢》《古名镇》5本上海地情普及读物。每本书约五万至八万字,内容生动,文字活泼,并配以大量的历史图片,将浩如烟海的地方志文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地情知识,使地方志更接地气。经五位专家学者之手,复杂深奥的历史地理问题等,变得明白晓畅,可读可诵。

  谈及这套书的作者都是大家、名家,学林出版社总编辑尹利欣介绍,他们这次不是要做大书,而是要求大家做小书,做通俗的书,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书,这其实对作者也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像葛剑雄教授非常忙,特别前一阶段国内、国外到处飞,是“空中飞人”,为了这本书,他特意抽出时间专门写作,还边写作边为书录制了音频讲解。尹利欣总编辑还介绍,这套书每本字数不多,在学术上没法评奖,甚至评职称都不能算成果,但是五位作者为这个学术主题做了很多牺牲和贡献。另外,一位旅居日本多年的社科院学者倾囊相助,把他积累了几十年的5千多张老照片全部供此套书选用。

  葛剑雄教授曾讲过,高水平的普及,一定要有高水平的学术的支撑,这样的普及才有它的价值。而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在大家写小书,小众怎么和大众的融合,专业怎么和普及的方面,做了可贵且有益的尝试。据了解,此书的第二集将在明年推出,计划将由社科院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熊月之担纲领衔。(刘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