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喊出来的壮族山歌“高腔诗蕾”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晓燕     编辑:史佳林     2019-08-10 16:50 | |

如果要追溯音乐的本源,恐怕是绕不过山歌的。这个夏天,在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我终于欣赏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腔诗蕾”。

演员洪剑涛学唱高腔诗蕾

大新县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不仅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如德天大瀑布、明仕田园等,还有原汁原味保留壮族原乡特色的民俗村、千年时尚特色壮绣、远古与现代融合创新的壮族音乐铜鼓等。但是受限于西部地区发展的约束,大新独具优势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并没有得到足够发掘,更严重的是,由于各项技艺的传承者逐年减少,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创作者断层、青黄不接、创作能力削减的窘境,其中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高腔诗蕾”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所幸,四年前,电视剧《花千骨》的热播也带动了取景地大新县的旅游发展,剧组演职人员与当地百姓结下深厚缘分,这些年,演职人员的大声吆喝让当地旅游发展呈现了新的面貌。最近,我跟着演员洪剑涛、高一清等,参加了“走进大新遇见幸福”公益活动,特别去学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高腔诗蕾”。这种无伴奏人声及高音对唱,特点在于独特的高腔发声方式,“诗蕾”在壮族方言里的意思是“好的山歌”,因为唱腔浑厚嘹亮,在山的这头喊唱,在山的那头也能感受到音乐表情,深受百姓喜爱。

四位优秀的“高腔诗蕾”传承人现场为我们演示原生态的民族唱腔,听得以《炊事班的故事》里班长一角为观众熟知的洪剑涛也跃跃欲试,别看他平时的表演以喜剧为主,挑战山歌时却一点也不含糊,在话剧团积累的舞台功底让他在学唱“高腔诗蕾”时比常人更有悟性。但是,要成为非遗传承人并不仅仅能飙高音,还要靠长期的训练掌握独特的喊法,这也正是“高腔诗蕾”的魅力。

山歌是喊出来的,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的壮乡音乐铜鼓是敲出来的。20岁的意大利籍女演员麦洛菲在体验音乐铜鼓后,当场拜师演奏者陆建平。陆建平是著名壮族歌手、铜鼓演奏者,能写词谱曲,还是广西民歌的传播大使,让一直以来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麦洛菲十分佩服。麦洛菲将她的学艺之旅,分享到网上,以年轻人的行动力实践着宣传与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

除了美妙的音乐体验,我们还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土司宴、虫宴、牛头宴、五色糯米饭、冲糍粑等,每样都让人惊喜。“高腔诗蕾”的明天值得期待。(晓燕)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