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来源:     作者:邓宾善     2020-01-24 14:04 | |

除夕因有除旧更新之意,历来为我国人民所看重。诗人是敏感的,除夕之夜,不免思绪涌动,长歌短咏,古往今来因此而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句。

赋诗咏怀是除夕之夜传统的守岁活动之一。最早的有南北朝时梁人徐君茜的《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成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此后,唐、宋各朝除夕赋诗者也代不乏人。唐朝史清的《应诏赋得除夜》一诗就写得很有特色:“今岁今宵后,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宋朝诗人姜白石的《除夜自石湖归苕溪》一诗,更是把除夕写得清妙秀远,别有情致:“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除夕之夜,诗人并不与家人围炉而坐,却徜徉在梅花竹里和流水石桥之间,听凭沁人心脾的梅香消融人生苦旅的俗尘和疲惫。斯景斯情令人恍若置身梦境,这该是一件多么快慰平生的赏心乐事。

诸如此类的守岁之诗,还可举出许多,但更为后人瞩目的,是历代迁人骚客、志士仁人,在除夕之夜感时伤世、别有寄托之作。戴叔伦是唐天宝、大历之间的著名诗人,他一生宦游四海,终岁辛劳,有时岁末仍羁旅在外,不能与家人团聚。他在《除夜宿石头驿》一诗中这样写道:“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江西抚州刺史的时候,除夜他独对寒灯,自吊身世,凄惶无主,回顾容颜日老,实在没有好心情去面对又一个春天了。虽然此诗被后人传诵不已,但此种况味,今人怕是很难体会的了。

时隔千余年,清诗人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一诗,则是又一首自况凄苦年境的名作:“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仲则一生为贫病所缠,虽身处上层知识分子,却家境困难,举债度日。全诗反映了诗人的愁苦生活,特别是“一星如月看多时”一句,极言他在除夕之夜的孤独寂寞之感。今天读来,仍不禁为之一洒同情之泪。

古人的除夕诗作,固多名篇,今人承前人之余绪,除夕诗作也不乏佳构。著名小说家张恨水早年从事编辑工作,在24岁那一年,他由芜湖到北平任《益世报》助理编辑。就在那一年的除夕,他写了这样一首诗:“宣(指北平宣武门)南车马逐京尘,除夕无家只此身,行近通衢时小立,独含烟草看忙人。”我们在诗里行间,依稀看到了黄仲则的影子。另一首意味深长的除夕咏诗,则是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在1954年除夕,题于他夫人唐筼(晓莹)所画之寒梅图上的一首五言绝句。陈寅恪在旧体诗上的造诣很深,他的题画诗云:“晴雪映朝霞,相依守岁华。莫言天地闭,春色已交加。”(《癸巳除夕题晓莹画梅》)他的这首除夕题画诗,表达了诗人夫妇相濡以沬、相依为命的真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殷殷企盼,示人以与常人无异的内心世界,颇堪玩味。这也正是陈寅恪此诗远胜于一般除夕诗作的地方。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一杯香茗在手,吟咏这些蕴含独特人生感悟的除夕诗作,别有一番情趣,会心之处,不啻是一餐丰盛的精神年饭!(邓宾善)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