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叶永烈先生的善小之为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范守纲     编辑:史佳林     2020-06-02 14:32 | |

叶永烈先生辞世。消息传来,甚感悲痛。

我与永烈先生相识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时,我任职于上海《语文学习》杂志。为约稿,我多次拜访他。我去过他的家。那时,他住上海漕溪新村75号。居室不大,满屋是书。四壁书架,从地面直接天花板。书籍排放齐整,俨然一座家庭图书馆的陈设。他告诉我,他的家人每人一张借书卡。谁借了书,即在原处插上卡。他不无得意地说:“我能在5分钟内找到需要的书。”我感佩作家藏书之富,读书之勤,也明白他的作品资料翔实、视角独特且丰富多产的缘由。

记得我刊举办中学生“太空探索作文”比赛,延请叶永烈为评委。他不仅认真阅稿,及时写出评论文字,还积极参与辅导活动。有次开会,他与人有约,不能赴会,就一再电话告知,还特地写了一封信请假。信函如下:“范守纲同志:上星期六下午,因事先约好去一位理发师家采访(他星期六休息)”,未能出席你社会议。曾几次打电话,未能打通,请谅。  永烈 82·4·9”一位知名作家,对于一次座谈会如此郑重其事,尊重他人,从一个侧面观照作家一丝不苟、真诚待人的品质。

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参与一个朋友聚会。会上,一位患癌症的离休老人说,他十分爱读叶永烈的纪实作品。家里有多种藏本,唯有一本《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跑了几家书店都没有买到。我将这一情况告诉作家。叶永烈先生随即按得知的地址送上一本该书的作者签名本。这固然表明读者对叶氏作品的喜爱,而作家亲自送上签名本这一行动也可见作家尊重读者,与读者心心相印的深情厚谊。

一张卡,一封信,一本书,都是善小之为。于细微处见精神,从中也可表现叶永烈先生平易近人,认真热诚,与读者心有灵犀的可贵人品。昨天是他的遗体告别仪式,草此小文,以示怀念。(范守纲)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