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忆杜马舍夫先生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曹通一     编辑:史佳林     2020-08-08 16:31 | |

整理相册,发现几张和杜马舍夫先生的合影,如同打开了时光隧道。

上世纪90年代本文作者在莫斯科与杜马舍夫合影

1958年,还是小学生的我,参加了由上音附小副校长吴国钧与黄国英老师指导的区少年之家合唱团,以及由上海普教系统音乐名师薄兰谷老师指导的合唱队(薄老师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歌曲《火车向着韶山跑》曾传唱一时)。正是在他们的引导下,几年后我迈进了上音附中的大门。

记得当时合唱团的活页歌谱上,经常看到“(苏)列·杜马舍夫编曲”的字样。老师说,他是在北京的苏联专家。这样,除了聂耳、冼星海、莫扎特、贝多芬外,杜马舍夫的名字是很早出现在我记忆中的音乐家之一。

见到杜马舍夫先生,是近40年后。1997年,已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教师的我,来到国立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成了一名合唱指挥专业的研究生。受郑小瑛老师委托,九月初一到莫斯科,我就去探望她的老师,也是我心仪已久的杜马舍夫先生。

从学校宿舍所在的地铁环线“红色普雷斯尼亚站”(1905年革命发生地)出发,仅五站,就来到环线南端的帕维列茨卡亚站。按图索骥,找到他家楼下。见一位老者正看着几个小孩玩耍。心灵感应吧,我上前一打听,他回答“爱德,牙”(正是我)。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来。他高而瘦削,背微驼,年近八十,但从厚镜片中透出机智的目光。

他引我上了楼,出乎意料,他家的房子倒是敦实,敞亮。只是客厅里放了一张硕大的维也纳式的大客桌,似乎塞满了房间。他兴奋地叫道:“娜塔莎,郑小瑛的朋友来了。”他的夫人娜塔莎,俄罗斯老太太,胖胖的,已腿脚不便,一直坐在桌边。“郑小瑛前几年来,就住在我们家。”她说。我忙向两位前辈送上郑老师的问候及一封信。看着两位老人读信时的欣喜模样,我感受到他们与郑老师之间几十年深厚的师生情谊。他们打开了话匣子,由娜塔莎主讲:“他呀,我也是,我们现在就生活在对中国的回忆之中。”

上世纪90年代本文作者在莫斯科与杜马舍夫合影

他们是1954年到1957年来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批苏联专家援华,其中包括一些文化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芭蕾舞专家古雪夫,他指导了北京舞蹈学校《天鹅湖》《鱼美人》等大型舞剧的首演与创编,是新中国芭蕾舞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杜马舍夫先生则指导中央歌舞团合唱团并推动了中央乐团合唱团的建立。他最为中国音乐界铭记的,是在1955年举办了在中国前所未有的合唱指挥训练班,其中司徒汉、郑小瑛、秋里、聂中明、方仞、郑裕峰、施明新、曾理中、张明权、萧白等,以后都成了中国著名的指挥家。后来也成为著名指挥家、音乐学家的黄晓同、于润洋也曾一度参加了这个训练班的学习。老两口一个一个数念着他们的名字,记忆仍是那样清晰。是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杜老的贡献,是我们后辈不能忘怀的,对中国合唱事业来说,他是功臣!

这以后,我又去过他们家多次。有时,还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老师白屹等一起去看望他们。照样的会在楼下碰见,有次还碰见他风尘仆仆地从城郊“达恰”(别墅,其实是带一块土地的小木屋)归来,提着在自己土地上收获的西红柿、黄瓜、马铃薯,背着一把我见过的最小的锄头,很轻巧,可能是黑土地比较松软吧。

杜马舍夫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乐此不疲,经常坐地铁去郊外“达恰”种地、收割。后来知道,这是莫斯科市民生活的常态,贴近乡野,领悟大自然的赐予,是一种生活的情趣。暑假坐船沿莫斯科运河北去,沿岸到处是帐篷,大伞,度假的家庭,或游泳,或野炊,有滋有味,哪怕是在困难的时期。这可能是民族性格使然吧。

每次到杜马舍夫先生家,他老两口常爱拿出四十年前的旧影集翻阅给我们看。“这是毛泽东,这是朱德,这是周恩来……”他们的眼里放着光,似乎也年轻了几岁。“我们经常能看到他们,经常有宴会,招待会”,他们沉浸在回忆中。“中国的饮食是艺术品,花样太多了。暑期我们全家经常去北戴河度假,那里的沙滩很棒。”从他们的叙述中,我得知了新中国是多么盛情地款待了这些苏联专家们。离开中国后,杜马舍夫先生又去朝鲜、蒙古当了几年专家。但他们说,在北京的日子是难忘的。这些苏联专家至今仍感念中国人民的盛情,他们也为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出一份力量而深感自豪。

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的三年,是收获的三年。我不但领悟了俄罗斯文化艺术传统的博大精深,也深深体会到了中俄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我在莫斯科举行的几场音乐会,每次都邀请杜马舍夫先生出席、指导。记得有一次音乐会是在初冬的下午举行的,4点多钟音乐会结束后,由于外面天色已转暗,雪花飘飘,因此杜马舍夫先生着急回家。我把他送出音乐厅,他见我还穿着演出服,执意不让我再送了,好在地铁站就在短短直街的那一头。我站在门口,见他瘦高的背影颤巍巍地在北国的风雪中远去,不由得心中生出悲凉,这幅图景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至今难忘。

春暖花开,四月我的毕业音乐会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大音乐厅举行,我又一次邀请了杜马舍夫先生前来观听指教。那场音乐会隆重而成功,杜老很高兴,并与出席音乐会的中国驻俄使馆的文化、教育参赞亲切见面。参赞们向莫音领导、导师和杜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杜马舍夫先生。

2006年7月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在厦门举行,我与郑小瑛老师都是这次大赛的国际评委。她告诉我,两个多月前,杜马舍夫先生去世了,享年87岁。我们都为失去了敬爱的老师、专家痛心不已。我们忘不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以及对中国音乐与合唱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杜马舍夫先生,我们永远怀念您!(曹通一)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