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微尘之美
陈丹晨
人生的足步疾走缓行的同时,也还常需停下、静思、谛听,回首往日脚迹,再看前面的山川天地,也许会更清晰感到海阔天长;所谓“瞻前顾后”,不致像盲人骑马,气势似乎不凡却布满了不测。特别是经历了世事沧桑、风云变幻的历史,看尽了美丑善恶、仁慈凶残、清洁污秽、高贵卑贱、真诚虚伪、大起大落……人生舞台上演出的一幕又一幕大戏镜头,都使人深思再思。幸运的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有机会结识到了许多我尊敬的前辈师友,接触到了他们的动人故事,还有读书时的感悟和联想,于是陆续写下了点点滴滴的纪实和思考。虽自知浅薄但还不失为对真善美的真诚歌吟,因此芹献分享,借此听取读者的教正。
本书中所收文字大多从本世纪所作选出部分,除了个别篇章系旧作,所述的历史还有现实意义。随笔文字本就随意,抒情写意、议论叙事、读书论史、借古喻今……无论雄文还是浪花,不拘一格,各有千秋,贵在真诚。因此,笔者才敢不自量力贸然写这些文字,其意只是抒发胸臆而已。
想到平日读李商隐某些诗常有共鸣,如《风雨》篇云:“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另一首《北青萝》篇云:“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寄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这些诗意虽然有些孤寂忧伤,但可以体味到诗人淡定看透世事,感慨中有大彻大悟之言。人生如寄,个人自有悲欢,不过是风雨中的黄叶微尘而已;虽难免喜怒爱憎,但也不必纠结放不下。相信历史老人总会依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终将把人类引领前行,走向光明。想到这里,因拈来借作书名。顺向本书出版和编辑朋友致以深切的感谢,他们的美意才使本书有了与读者见面的机会。更要谢谢读者,读者的包容和鼓励才使我有勇气继续执笔饶舌。还要向教育我爱我的师友们鞠躬致谢。借此作为一瓣心香敬献于在这期间长辞的亡妻灵前。谢谢了!
《风雨微尘》(“名家读史笔记”丛书)自序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