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上海两会 > 正文

两会快评|从“有没有”到“好不好”,无障碍建设水平需提升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方翔     作者:方翔     编辑:吕倩雯     2022-01-22 13:39 | |


图说:人广地铁站无障碍电梯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人行道上的花坛可不可以安排更合理些?自行车停放区可不可以做点减法?街边电话亭功能可否并入便利店?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上,朱成钢委员代表民革上海市委发言时建议,将高品质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范围。

作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上海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效:绝大多数人行道都铺设了盲道;人行天桥加装电梯也在稳步推进中……“人民城市”的发展理念深入到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各个方面。去年3月,《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上海还将推进阳光助残工程,新增人行天桥无障碍电梯38座、公共交通无障碍车辆1000辆。

在硬件设施逐步落地的同时,无障碍的“软件”环境却有待进一步提升,像一些原本不宽的人行道上,还设置了花坛,加上自行车停放区,让本身就已经狭窄的盲道更加捉襟见肘。在一些道路上还有广告灯箱电话亭等,也让人行空间越来越窄。部分相关设施“中看不中用”,重建设轻管理等现象仍然存在。

无障碍设施建设是系统性工程,不能将“硬件”和“软件”割裂看待,应更多贴近使用者实际需求,在环境建设中多进行换位思考和场景模拟,在细节和衔接上不留漏洞。例如将卫生间的推拉门改成移门,并在卫生间内设置盲文信息提示。尽量将卫生设施做紧凑化处理,增加轮椅调转空间等等,必要时,可以邀请残障人士、老年人等体验、商讨,改良不合理的设计。

无障碍设施的设立,还要跟上整个城市的发展。有人大代表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虽然《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已经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是滨水公共空间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短板,无障碍通道不连贯,无障碍导览图未建立以及无障碍标识缺乏等;已有的无障碍设施,比如无障碍厕所、盲道等存在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要逐步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提升,努力达到“有爱无碍”,让城市更有温度。

方翔/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