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龚静:说点客气话

来源:     作者:龚 静     编辑:史佳林     2022-02-03 16:28 | |

辛丑年秋家人从某外资企业退休,其公司员工特地聚餐座谈,送礼送卡片,“对自己好一点,在合理范围内多花花钱”,这是95后年轻同事在众人签名卡上的率性留言;“不必再为供应商变故发愁,也无需再为出口担忧。俱往矣,待重聚,共话峥嵘岁月稠”,共事二十多年的60后同事感慨真诚的话语。看到久违的手写卡片,旁人如我都有些感动的。

而远在意大利的前任、再前任以及现在外方公司直接上司老外,他们第一时间写来邮件道别,除了照例的感谢话语,还回忆曾经一起的出差,以及旅程中的回忆。“我希望不久可以再次来到上海,一起晚餐”,马丁说。安东内洛道:“我们一起工作了16年,一起在中国的旅行常令我回忆。你来意大利或我去中国,我们一定要再见面哦。”而早已离开公司另在欧洲某地就职的哈德曼先生的邮件更是满满细节和回忆,“我们1993年就认识了,你是一个模范员工,非常感谢你给予我和我家人在中国生活时的帮助。你在我们美好的中国记忆中有一个特别的位置”。哈德曼先生的孩子都在上海出生。邮件以他和太太及一双儿女署名。

虽然英文书信的某些用词翻译过来自带某种客气礼貌感,但这几位老外的表述都各自皴染着彼此共事的细节和回忆,所以读着能让人感觉到不全是空无表面的客套,言辞真诚。何况已非同事了,还有时差,且工作忙碌,也可以不必掐准了时间跟一位前同事道个别的。

客气不客套,这样的客气话,给人真切的回忆和暖意。

反观那种印刷体的,人手一份的“感谢你为xx做出贡献”之类的一纸粉红,拿在手里无温度,也没什么感觉,虽然晓得终究也是“感谢”,但也晓得不过是一种程序。在一个校长不会认识普通教师,甚至见到也不会朝着普通教师点个头的情形环境中,有一页粉红的“感谢”,以及一个全校统一的仪式,程序到位了。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才是准确的心态和姿态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那种单位敲锣打鼓欢送员工“光荣退休”的情形,想来是不见了的。那种架势貌似有点过于隆重,表演性是免不了的,但至少能郑郑重重地这么被工作几十年之地如此隆重一回,人都免不了心生感念的,自然不必以为自己是什么人物,只是安慰一点渴望期许的人性罢了,但终究染了几许回忆的腮红,人生或长或短,辉煌或平常,末了不过求缕缕回忆的念想罢了。如今,敲锣打鼓倒是转为微信群表情符了,诸如“鼓掌”“礼花”“玫瑰花”等,有的两三种兼用一长串,接下来的“群众”会拷贝复制,再一长串,如此,手机炸屏,倒也颇为闹猛,当然知道这样的闹猛是信息流的客气,想想好多发表情符的前同事在走廊里擦肩而过,都是陌生眼神,或者明知邻室也不会点个头微个笑,你想微笑一下,自忖是否多事,因为人家眼睛都不看你呀。人艰不拆,有表情符,有客套,蛮好。

当然,也有鲜花掌声,可非遍地撒花,那是献给优秀职工的,当然优秀者当得起,只是普通者似乎就不必了。虽说人生而平等,那是理念,各种等级分别观念才是现实。几年前在朋友圈看到华师大中文系为一位资料室职工举办荣休座谈会的推送,大家纷纷点赞,其实也明白何以如此平常之事会成为稀罕,因为职工非官非名教授,但为单位一视同仁且颇有人情味仪式感地欢送退休,在某些大门面单位里颇为稀少吧。最近看到笔者所在大学中文系也开了一次2021教职员工荣休座谈会,倒是名教授普通教师一并,并无分别,陋识所囿之前未有所闻,得此届系主任确认“此乃第一次也”。说点感言,拍张合影,也许已然走过场,但走过和没走过,究竟还是不同,或为当事人日后此情可待成追忆。

AI时代,亲朋间还能说几句客气话,善自珍摄,祝福安康等等。说来中国传统书信的礼貌用语堪称宝藏,可惜如今之使用可谓依稀;陌生人间客气话似乎大有省略之势,公共场合一言不合开骂争吵,简单粗暴,不肯礼让,甚至乖戾暴躁,于是事态升级,其实说几句彼此体谅的“不好意思”“对不起”“麻烦了”“打扰了”,有些事也许能化大为小,至少不必火药味弥漫。诚然,诱惑多、欲望烈、压力大、焦虑、烦心事多,现代人生活工作皆辛苦不易,但说起来其实哪一代人是容易的呢,痛点差异罢。客气言善,于己于人于社会,善莫大耶。

那天从容私信我:“我读博后时被安排给研究生上课,那时在教师休息室遇到你,几个学生在问你问题,那时候觉得你好优雅。这个场景一直在我记忆里,所以听到你退休还是挺伤感的。”还是庚子夏日,在合规年龄申请提前五年退休,心力衰退,就不等花甲了。与已是教授博导的从容平日来往并不多(当然目之所及她的文章会拜读的),她特地私微,我们聊了几句。从容所说的那个场景是往日工作之日常,所谓优雅自然也是美化了的,但从容的真诚已然感铭于心。

那间教师休息室在二教底楼,窗外可见曦园香樟,彼时灯光昏暗,现在想来恍然一梦。(龚 静)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