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昨天,春节前刚乔迁新址的杨浦区城运中心迎来虎年首个工作日。一上班,副主任陈雷就拿到了一份统计数据:今年春节放假期间,杨浦区受理有关共享单车的12345市民投诉量同比下降近8成。显著的数字对比后面,是杨浦区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积极探索共享单车智慧治理应用新场景,打造智慧治理平台,推动共享单车精准投放的一系列组合拳。昨天上午,在杨浦区城运中心指挥大屏的上海首张共享单车分布热力图上,记者看到,数字正在不断跳动更新:截至上午11时,全区街面上共有39797辆共享单车,总量不足去年4月底平台上线前的1/2。大数据带来的精细治理,有效解决了共享单车泛滥这一影响城市管理的顽疾,在一些曾经“车”满为患的突出区域,乱停放问题都得到明显改善。
图说:杨浦诞生上海首张共享单车大数据热力图推动精细治理 孙云/摄
陈雷介绍说,共享单车深受市民欢迎,然而,在相关企业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大量投放带来的车辆供大于求、乱停乱放、随意占道等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严重影响市容环境。以杨浦区人流量最大的五角场环岛区域来说,由于环岛不允许骑车和停放自行车,所以,大量市民将车骑到百联又一城旁的国庠路、政旦东路等支小马路后,就将车停放在路边,然后换乘轨道交通或进入周边商业体。日积月累,这里停放的共享单车数量极多,不少就被杂乱无序地随意扔在人行道上,导致行人难以通行。
在8号线市光路终点站,这一现象也曾经十分突出。由于车辆数量大大超出可容纳停车的人行道面积,即使街道安排了专人在现场管理,往往也难以处理,导致许多共享单车被停放在非机动车和绿化带里,十分影响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
共享单车本不应成为城市管理顽疾,疏比堵难,却是有温度的城市管理中必须破解的问题。去年5月1日,上海发布《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与《上海市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通知,以此为契机,杨浦区交通委、区城运中心、区公安分局、区城管执法局、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和相关街道等多部门共同联手,以“一网统管”为抓手,探索共享单车智慧治理应用新场景,打造智慧治理平台。
图说:五角场环岛区域整治前 杨浦区城运中心供图(下同)
去年4月底这一智慧治理平台试运行前,杨浦区内共有约9万辆共享单车,其中一些还是市民从周边其他区骑过来的,通过蓝牙嗅探和视频摄像机感知,这些骑行轨迹都被记录下来,并反映在热力图上。例如,很明显的一个现象是,五角场就是热力图上最“热”的区域,大量共享单车从周边街道甚至外区骑行到这里后停下。
智慧治理平台不仅能记录共享单车的使用数据和所属企业,还能“一竿子到底”形成跨部门的派单流程,将大数据及相关市民投诉反馈到车企、属地街道等相关单位,形成全过程数字化闭环管理,在“治标”的同时,更能“治本”,促进企业掌握潮汐式出行等市民用车规律,精准投放车辆,从源头上改善共享单车泛滥带来的负面影响。
图说:五角场环岛区域整治后
数据显示,到去年6月1日,短短一个月内,杨浦共享单车的投放总数就下降到了7万辆,今年以来,又进一步下降至4万辆左右,均未超过5万辆这根“红线”。与此同时,车辆的周转率和利用率则得到了提升,高峰时,一辆车每天周转4次,利用率大大增加。
总数下降和周转率、利用率提升,可以说是既有利城市管理也有利市民和企业的“三赢”局面,这也就难怪,杨浦区有关共享单车的12345投诉数量不断减少,车企也更加愿意与政府配合,共同管好自己的精准投放。如今,国庠路、政旦东路等五角场环岛支小马路停车秩序井然,8号线市光路地铁站周边还出现了精准到米的电子围栏,约束市民随手乱停车,以数字治理的“科技之治”推动形成“规则之治”的局面已显现成效。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