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1-
10:00

  杨志刚:我提两个具体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我们要加大国际人才的吸引。中国应当说正在走向世界中心的地位,为此我们要承担在国际上更多的创新工作,创新是由0到1,1到100,100到100万,我们以往的工作是100到100万的工作做得多,但是0到1和1到100的工作做得少。如果要做相关的工作,是需要吸引全球的人才来做这个事情。做了这个事情以后,我觉得我们对上海有利,因为上海做这件事情在全国看来是有横向竞争优势的。实际上对国家有利,做了创新相关的工作,引领了行业的发展,实际上也对中国的国际格局有利,同时也推动我们国内相关单位的改革工作,具体我就不展开了,这是第一件事情。再讲一点,前一段时间,因为对这件事情有所回溯,我觉得我们往前走要采取一个在符合国际规则的情况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采取市场化科研平台吸引人的方式来做这个事情,是往前做而不是退回来。

  第二个建议,我们在吸引国际人才的时候,相对来说狭义的科学技术,尤其是技术领域关注得多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思想性的东西关注得少一点,这实际上在国际的话语权上能够有很多国际上的人替我们说话,讲中国的事情非常重要,比如说以前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他讲中国的文明是文化,而不仅是西方政体的概念。前不久有一个加拿大剑桥毕业的学者讲中国历史,是一个贤能政治的历史。所以通过某种形式,共同来总结中国的故事,对我们国家非常重要。

  就是这两点具体建议,谢谢。

  张恩迪: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时间关系,刚才一共有15位委员围绕今天的主题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和意见建议,委员的发言就到此结束,其他委员如果还有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市政协的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

09:55

  郑明光:我谈几个观点:

  第一,关于人才高地,应该是一个有序的竞争高地,应该是一个高校人才的集聚高地,而且人才应该是分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层次,我们国家现在是百年未遇的大变局,需要我们在人才上有一些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人才,在思想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发现上面,应该有一些引领世界发展的人才。上海市应该营造好的氛围。

  第二,解决卡脖子的人才,这些人才上海应该发布一些专利性的项目,很多人才都是靠项目来聚集的,没有项目不可能形成人才团队,特别是对于人才来讲,他更注重的是环境,更注重的是能不能发挥他的专长,更注重的是能不能把他的专长发挥出来以后,实现他的目标跟理想。所以我觉得在这些方面可能是针对不同的层面,我们应该使用不同的场景。对于大国工匠,对于能工巧匠,需要价值的引导,比如说博士毕业跟专科毕业,跟很多的中专毕业应该同等面对,你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不需要有很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需要你非常精巧的手艺,这上面需要一个价值引导。

09:52

  张恩迪:刚才12位委员做了很好的发言,时间控制得很好,下面看看有没有谁还要发言的。

  毛大立:我有三点想法:

  第一,总书记讲了,我们要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上海、北京、粤港澳要建人才高地,上海应该是代表了全国竞争力的水平。但是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155个城市当中,上海是第32位,这几年我们海外人才在上海的人数比2010年的时候少了将近3万人,所以我们上海还是要更大力度地、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地吸引海外人才。我们也在2020年制定了引导人才发展的新20条政策,我感觉人才背后的人事制度要落实落细落地。

  第二,我们最近在讨论当中,我们科技要自立自强,在上海有很多新兴科研研发机构,还有我们的民办高校,有一些人事制度、人才政策,包括用人制度、职称评审、养老制度等等,都还是要给予充分的关注,我们原来更多的考虑是体制内的、传统的事业单位,人才在这个领域是比较多的,但是其他新的机构我们要高度重视。

  第三,最近在人才评价方面,无论是人才机构评估、人才评价、项目评审,我们讲破五唯,都在落实了。但是还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感觉还要进一步推进。比如说我们在职称评审当中,全市高评委的文件还停留在2015年、2016年的时期,与现在的破五唯还是不匹配的。

09:50

  卢慧文:我今天想要提出的是为世界顶尖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打造更便捷的来沪就业创业的机会,我指的是世界排名前30甚至前10的大学,这部分群体不多,但是具有风向标的关键少数,是被早早锚定的绩优潜力股。我向大家汇报两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这些最优秀的毕业生都是提前一年甚至几年就被全球各大公司争抢预定掉的,往年是没有想过回国找第一份工作的,但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动了这个心思,将回中国作为重要的毕业去向的选项。

  第二个好消息,这些最优秀的毕业生如果考虑回国创业就业,绝大多数第一选择是上海,无论他自己是不是上海人,例如一家知名的美国华尔街律所,在排位第一的法学院招了三名中国应届毕业生,分到北京、上海、香港三个分公司入职,在征求毕业生意向的时候,三个人都填报志愿希望到上海来发展。

  一个坏消息,这些优秀毕业生后来大多数还是没有回国,刚才提到的三个法学毕业生实际的去向,一个在上海,两个在纽约入职。

  原因主要包括:

  第一,上海的企业和组织很少到顶尖的海外企业校招,使得毕业生不知道有什么就业创业机会。排名前三的英国留学,学生一年级就开始被各大企业的宣传资料定期轰炸,在他们邮箱中出现过的中国企业只有华为和腾讯。

  第二,毕业生缺少了解上海最新的产业发展,最好的就业创业机会的权威、全面的信息平台,我曾经访问了一些在校生,你们考虑回国就业创业时一般从哪里获得信息,听到最多的回答是从学长学姐在论坛分享,这是个体、碎片、随机的信息来源。上海有些外企会在员工中组织校园大使,让名校大学生延揽学弟学妹,想法不错,因规模不大也不够系统,效果零星。

  第三,上海缺乏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与同级别的全球卓越城市(不是指国内的其他城市)来争夺这些年轻的最强大脑,上海目前出台了很多的人才政策,或是针对面上的大学毕业生以量取胜,或是针对已经成名成家的人,我们缺乏对顶尖潜力股的措施。以税收为例,毕业生的第一年收入全球行情一般在年薪15万美金左右,上海的企业如果愿意出同样的价格,那么税收就要缴纳近45%,这也直接导致了这批毕业生最终还是在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等城市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

  综合以上情况,在此建议,应当充分重视顶尖大学应届毕业生专项招募工作,为上海打造人才金字塔谋未来。

  第一,加强外宣,上海政府或者企业组团到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用各种方式参与校招,扩大上海的影响力。

  第二,由政府牵头,建立网上平台,介绍高端产业的发展,帮助上海的企业与海外毕业生供需对接。

  第三,借鉴首套房利率优惠的做法,给第一份工作就能在年薪15万美金以上的,给予个人调节税返还。我们要相信企业和市场的判断力,值得它们付出15万美金入职薪水的年轻人,一定会为企业,乃至为企业所在的城市作出重大的贡献,我们现在花点小钱应该是不会亏的。

  第四,吸引他们安家立业在上海,要配套出台符合他们需求的教育、医疗、便利出行等各种综合的措施。谢谢。

09:45

  厉震林:我发言的题目是让艺术类高端人才南下北上在上海筑巢,让海漂热起来。文艺界有四种漂的说法,近些年海漂多了起来,艺术类高端人才南上北下现象已经出现,上海文艺高地现象显现,原来只有北京,现在倒流了,说明上海的文艺创造环境越来越好。最近上海戏剧学院与国际电影节、静安区政府发起成立青年影人计划,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匹配的人才,吸引更多的优秀电影人从上海出发。

  某位香港电影大师最近也移居上海,我们正在与他商谈入职上海戏剧学院的事宜。上海戏剧学院在艺术类高端人才引进方面也尝到了一些甜头。

  一是外地专家全职引进问题,目前上海戏剧学院引进了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艺术家,发挥他们的国际影响力和人脉,邀请了多位专家来讲学,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合作。全职引进的外籍专家先后入职,入选国家和上海千人计划,东方学者特聘教授。

  二是顶级艺术家引进战略,聘请一批顶级艺术家来校工作,引进了多位代表性专家。经过几年的建设,这种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希望在成熟时作为可复制的经验在全国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推广。上戏下一步将在相关的体制机制上深化完善。

  目前在艺术类高端人才引进上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希望在政策机制上逐步得到解决。

  第一,艺术人才限制政策还需畅通,目前对于落户、职称等条件,主要是以自然科学等专业人才为标准,如55岁以下,学历要求博士,艺术类人才基于专业特性,成果积累储备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往往人才出成绩的年龄段是在中年后,目前的引进政策相对刚性,缺少符合艺术人才的标准,如有些在行业领域内成绩卓著的人才达不到要求而无法引进,希望考虑到艺术人才的特点,制定区别于理工科人才的标准。

  第二,加大学校引进经费的自主权,目前主要是一次性住房补贴,对于全额拨款的单位来说,压力巨大,一次性的住房补贴也是压力巨大,其实人才引进的经费缺口主要是引进后的酬金,尤其是外籍年薪都在百万以上,缺口很大,建议可以考虑绩效目标,自主分配体制,按照绩效目标考核高校的引才质量和数量,市教委核定经费的总额,再让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发放时间上可以分配发放,一人一策,这样既能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也能解决经费缺口的问题。

09:40

  顾德平:今天的话题大家很容易想到尖端深层次领域,往往不太会联想到,甚至忽视乡村振兴和三农人才上。所以今天我想交流的恰恰是上海的乡村振兴实业对助推人才高地的建设,同样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中央始终强调三农工作在全党重中之重的地位,须臾不可动摇和放松。对上海来说,城市功能布局的不断完善,广大的郊区乡村将成为上海城市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的空间。要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进一步发挥国际化大都市新城的乡村功能,进一步发挥乡村振兴实业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下面我谈三个方面:

  第一,为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随着郊区、乡村与五个新城建设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上海的乡村大有可为,可以支持人才在广阔的天地里大显身手,干事创业。比如乡村示范区的建设,人居环境的优化工程等,可以引入人才和资本参与建设,这就为人才提供很好的事业平台。又比如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种业攻坚战、数字农业、绿色农业、农业装备的提升等等,都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的深度参与。在基层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也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和事业空间。要积极引导鼓励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各方面的事业,在广大的大舞台上,在实践中培养用好人才。

  第二,为人才安居提供更多承载空间,当前随着很多乡村群众,尤其是年轻人搬进城镇工作、生活,导致很多宅基地目前处在闲置的状态。同时很多企业反映基层员工居住成本高,不知道哪里有合适的房源解决居住的问题,公租房供应不足,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搬迁至郊区、乡村和新城,这部分闲置的宅基地资源,如果有政策的支持,由属地村、镇统一承租,在乡村建立配套设施,打造乡村公寓,不但可以实现农民增收,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空间。目前有不少的宅基地资源改造成公寓,供特斯拉、宁德时代员工的居住,取得了双赢,这种模式可以在全市乡村进一步推广。

  第三,为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差异化功能。上海的乡村离城市很近,一踩油门就可以享受城市的便利,又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压力。近年来,奉贤通过宅基地流转等有效措施,积极打造三园一总部模式,形成亦农亦商亦工亦教的新乡村基地,有力吸引了一批中小企业转移到乡村办公,也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在乡村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乡村的独特魅力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到。未来,上海的乡村将用有别于城市的差异化功能,成为承载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阵地。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旺则乡村旺,用乡村的广阔事业平台承载人才,盘活乡村的特有资源服务人才,用乡村的独特资源吸引人才,随着乡村振兴实业的不断发展,必将为助推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发挥更大、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

09:35

  潘江雪:去年8月份,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之后,第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也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去年,我在中央统战部和上海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专门做了一个关于金融和公益的调研,这个调研我有几个发现分享给大家。

  第一是公益本身也是社会创新的一部分。上海如何赋能高水平的公益人才,鼓励他们公益创业的热情,实现共同富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第二,我们发现上海本身就是一个人才高地,在金融和公益人才方面,人才储备是很充分的,上海有47万的金融从业人员,但只有42万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这个比例是占整个人才比例的1.69%,跟发达国家社会从业人员占7%到10%相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为什么需要大量的社会公益人才存在呢?首先,上海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有一项非常重大的需求被我们忽视了,就是遗产无处捐,大爱难传承,很多人会认为遗产捐赠跟我没有关系,恰恰不是这样的。去年我们基金会接到了不少的电话,其中有一个电话引起了我非常大的关注,他们问我:“你们基金会能接受珠宝吗?”因为上海有一位102岁的老奶奶要把她的家传珠宝捐出来,需要专业的金融机构拍卖掉,变成现金成为善款,她想看着善款被有效地花去,这件事情难住了我们,当我去拜访这位102岁的汪奶奶的时候,她给我们娓娓道来了她的故事。

  她有一批珠宝,有清朝的古董,也有她当年自己设计的。她给我们讲了整整57套珠宝的来历,并且她需要有专门的公证人员的见证下完成捐赠,除了公证之外还有清点、保管、清洗、估价、拍卖,善款执行完之后还要进行专业的反馈,这是需要一整套非常专业的商业加公益的服务流程,目前上海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可以独立提供一条龙服务的。我们基金会发动了社会各类志愿者,现在正在进行中,还没有进行完毕。

  第二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洛克菲勒,他也是在专业的慈善顾问建议下,在多种备选的方案之下,选择了在北京捐建协和医学院。这让我想到了2016年的时候,腾讯的发起人之一,陈一丹先生在香港设立了慈善信托,用他市值25亿的股票设立了这个慈善信托,成就了现在全球第一大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一丹奖,奖金非常高,这也是在他的专业慈善顾问的建议下建立的。我们上海有这么多的人才,又是金融中心,我们上海恰恰没有这样值得传承的慈善金融创新的案例,也缺乏相关的人才,我觉得上海是有条件做到的。

  我有两点建议:

  第一,我建议上海要首先树立金融向善的品牌,来传承爱与温度。可以借助上海每年9月份的公益伙伴月,我相信在座大家都不太清楚,本来是我们公益界人士小范围向市民传播的,我强烈建议今年开始,要把跨界的专业人士和金融人士邀请进来,专门推出一个金融向善的跨界高峰论坛,树立上海在这方面的品牌,特别是发挥好上海在共同富裕方面的建议权。

  第二,上海应该加强赋能和孵化专业的金融慈善顾问角色,留住这样的善人才。因为上海在新的社会阶层方面,人是非常丰富,我们有机会把更多的45岁到70岁之间有丰富阅历的人纳入金融慈善顾问。

09:30

  孙立坚: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好,我是孙立坚。今天我主要聚焦的问题是中小企业人才断层的问题,尽管融资难、融资贵也是他们最大的堵点和痛点之一。但这两个问题高度关联,根据人社部对去年人才短缺的需求调研显示,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人才需求和短缺最为严重,中小企业数量居多,往往处在传统的产业环境中,其经营的稳定性普遍较低,生命周期较短,流动性依赖很大,一旦受到外部冲击就会直接影响它们的经营规模和生存能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市场活力的驱动者,它们的生态环境恶化对我们今天追求高质量的发展也会带来连锁的不利反映。

  具体表现在经济供求关系的两大方面,一是造成供应链的冲击,使生产成本上升,导致补链和强链的任务更加艰巨;二是带来人民生活质量的下滑,也会导致其他行业的创新创业工作效率降低和人才精力的分散。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却不能解决中小企业的断层问题,我们在一组关于上海的调研数据发现,上海中小企业在第三产业上的人才需求远远大于制造业的需求,而第三产业人才缺口最严重的是商品营业员,其他机械制造、基础加工人员、客服服务管理人员,相反,物业经营管理人员、会计人员、图书专业人员却明显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说明上海中小企业发展最短缺的是技能型的人才,而不是大学教育体系培养的知识型和研发型的人才。所以关于这一点,我提出相互配套的四点政策建议。

  第一,关于人才回流的建议。解决上海中小企业人才短缺的方法,首先就是要先行先试,建立服务业上海资格认证机制和服务质量管理的规范条例,事实上制造业技能型人才的流失和这个问题非常有关,今天不规范的、低水平的服务业市场已经形成了带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就业渠道,尤其是宝贵的产业工人资源和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也流到了服务业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个体户的工作时长达到了每周71小时,公司制的企业每周高达58小时以上,两者都高于国家统计局所制定的每周48小时的强度。但我们居民消费商品和服务的生活体验和便利性都会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关于服务行业的规范是人才回流的重要保障。

  第二,关于人才激励的建议。为了响应高质量发展的专精特新要求,在规范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上海应该尽快对正规就业市场的工资标准进行完善,尤其是需要制定以技能高低为导向的差异性工资标准,否则中小企业留不住人才的短板问题就会制约它的成长,而且我们应该通过立法来保护技能型工人的权益。

  第三,关于人才培养的建议。我们应该尽快完善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改革和优化,否则依靠现有的教育方式,偏重大专院校的知识型、研发型的体系无法满足专精特新,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第四,关于留住人才的建议,我们要从更长远的发展视角解决中小企业断层的问题,着力帮助中小企业走进带来更大利润空间的价值链体系。具体而言,就是最上游的创新企业在政策红利和创新的扶持下,充分利用好产学研结合的宝贵资源去补链和强链,尤其是上海市政府要搭建平台,将它们形成的数字科技和绿色技术等成果,通过建立供应链渠道或成果转化的交易外部方式,及时赋能给中小企业,扶持它们做专精特新的转型和优化,将它们转型成功的高附加值的应用成果与其下游的具有零售市场规模和品牌优势的大企业,进行深度和长期的业务合作,从而确保这类中小企业稳定的收入增长,是依靠大企业客户的批发市场,而不是通过中小企业自己过度营销、恶性竞争来赢得微薄的利润,否则自身的造血能力得不到改善,还是无法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谢谢。

09:25

  章桃旭: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大家好,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上海人才工作十分关心,我们听了之后非常振奋鼓舞,我认为从源头上发现和培养高端人才非常关键,我对此作一个简要的发言。

  第一,从高校毕业生中发现人才,目前大多数人才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企业,之后专注市场应用,是创新创业的人才。我们从高校毕业生抓起,跟踪优秀毕业生走向,完善非上海工作人员的信息资料,比如说在上海的生源曾经在上海就学、工作过的人才。

  第二,要在创新创业的经济活动中发现人才。目前我们对人才的认定依据仍然还是偏重于发表文章,以及论文被引用的情况。但是企业一般没有机会,或者专注的也不是发表文章,是经营活动,所以我们在人才认定上有时候会漏掉一些创新创业的专家,我们可以在专精特新企业中发现人才,能成为专精特新的企业一定有优秀人才支撑的,甚至拥有行业的领军人才,或者有最前沿的人才,所谓的特就是特别的人才,尤其是掌握核心技术,新的创新产品,初创的公司、初创的技术、相关的人才其实都很向往人才,我们要营造以上海为荣的良好环境。

  第三,我们发现人才之后,还要培养和用好人才。上海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人才选拔、评选机制,市委组织部、人社局、上海领军人才、上海菁才、科教领军的评选非常权威和专业,有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力,而评选出人才后,如何进一步跟踪、培养和支持,我建议可以实现体制内、体制外并行培养,两个舞台同时进行,体制内人才也可以到创新创业的民营企业去挂职,人才要到基层一线锤炼,大胆地运用人才,在合适的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岗位适当安排,让他们在各领域发挥重大的作用。

  最后,我要强调服务人才,我们在服务人才上不一定给他很多物质上的奖励,给他多少钱,不是这样的。我们精准点对点的服务,引进人才的过程中,人才来上海,很多精力都消耗在家务杂事上,特别是开始的一两年,我们要搬家、找房子、小孩读书,不能专心搞自己的本专业工作,我们建议对引进的人才要重点开展点对点的服务。比如说人才下了飞机我们直接去接机,他的行李箱帮他安排好,因为飞行的时候,下了飞机很累的,一下飞机之后还要排队,还要去拿行李箱,找也找不到,你去帮他安排好,下了飞机去接机,有机场贵宾服务,或者旅行社都可以做的,这就是服务。因为疫情后旅行社也没生意,你要这些高端服务是可以的。

  我们了解新加坡从国外引进人才的时候,你把钥匙给了他,他把你家里的家具、汽车都搬到新的地方去,你一到了新的地方就可以开始工作了,不用操心这些繁琐的事。所以我特别强调人才的安居问题,为人才打造适合、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这是我的重点建议,谢谢大家。

09:20

  金燕子: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是加快建设船舶工业高水平人才高地,船舶工业是战略性产业,2021年9月9日,韩国总统明确提出要建设并守住世界第一造船强国的目标,并认为其成败取决于造船业的新蓝海,绿色及智能船舶以及相关的研发设计和生产人才的培养。面对目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实现造船强国的目标更加迫切,2021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和国家领导对我国建设造船强国作出了重要批示,对船舶工业发展作出了战略性布局和体系性要求,上海作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国船舶及航运中心,中国船舶集团总部所在地,以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所在地,国内的重要涉船涉海院所、研发中心集聚地,同时也是国际造船界三颗明珠,国内的重要的海空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应该说有资源、有责任成为国家实施造船强国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成为船舶工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及船舶产业链链长的基地。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才基地,加快绿色智能发展亦可有力促进上海五个中心的建设,助推上海高质量发展,建议如下:

  第一,面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塑造上海竞争新优势,优化完善上海船舶工业科技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围绕绿色智能发展重点领域,大力培育和集聚一批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和团队。

  一是建议制定上海船舶工业绿色智能领域科技类紧缺人才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将目录所列的人才纳入优先支持和服务的范围,发挥目录对高校人才设置在职培养的作用,引导高校增设船舶海洋、智能制造、控制工程、电气工程等学科,并扩大已有专业招生规模,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加快培养高层次学历,专业水平强,具有国际视野及专业水平的硕博人才。

  二是加强船舶工业需要的各类紧缺急需高端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议对船海人才培养和引进外省市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技能大师等,分别给予企业育才引才的补助,对高级技师申报上海市人才积分和落户给予相应的支持,同时结合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持续给予高技能船舶人才资助政策支持。

  三是塑造城市船舶科创文化,鼓励各区打造船舶工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品牌,加强对船舶科技人才创新成就和贡献的宣传,举办上海船舶工业科技创新人才日等活动,讲好海内外老中青等各类优秀船舶工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上海故事。

  第二,加大对船海创新科研项目,绿色智能船舶中心落户上海的支持力度。

  一是建议财政政策支持和引导落户上海的涉船涉海高校,承担国家重点任务,市政府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和范围,设立长期稳定的专项支持政策,支持高端海洋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运用环保智能新技术,相关设备的研制,推动持续的创新发展。

  二是围绕高端发展所需,建立市级创新中心,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数字化、智能化、5G通信、物联网等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鼓励建立分析大气污染物排放,远程诊断等数据资源中心,同时给予在沪的实验室建设、智能船厂建设一定的资金配套支持。

09:18

  葛琼:集成电路产业作为IT的基石,是中国电子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的集成电路行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国际上需要突破西方技术的封锁,缩短差距,国内需要提升能力,要重视人才欠缺的问题。

  中国在高端IC设计上的滞后不能依赖国内的教育体系,需要兼收并蓄,集成电路科技领域不存在人多力量大的原理,这是一个极度的学术和智力寡头的世界。二战之前,德国一直引领世界科技的最高水平,二战期间,大量的犹太科学家逃到美国之后,1000余名顶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让美国在十年之内登上科学的高峰。反观国内工科大学并不是搞基础科学的象牙塔,还同时承载着这些年我国制造业崛起的人才任务,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向人类科技的边际寻求突破,而是为工业化培养人才,对集成电路的高端人才培养极为不利。

  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毕业规模大概在21万人,只有10%入行。如何通过创新型的半导体设计公司和国内大学集成电路系科的专业合作,用联合实验室、博硕士培养点等模式,吸引优秀的海外、台湾华人科学家和工程师来上海工作和生活。今年,我们和山东科技大学、福州大学微电子专业合作,联合台湾多位技术前辈,尝试在创新企业中设立集成电路实验室和博硕士培养点,吸纳台湾和内陆的半导体设计,以及集成电路人才到上海工作。

  二是要充分发挥政策对行业和人才的引导作用。集成电路是全球分工的产业,2015年以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中在芯片规格定义和芯片的应用领域,2018年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从业人员规模41.6万,高端技术人才不到20万,但截止到2021年6月,国内以Fabness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有6.9万家,芯片设计能力过剩,扎堆中低端设计,引发价格战,而在EDA晶圆设计制造、CP测试、原材料等关键环节严重不足,需要提升半导体的基础技术和工艺设计能力,补足国内相对薄弱的环节。补链强链固链,政策的引领很关键,建议政府可以建立集成的晶圆实验室,CP测试实验室和FT封测实验室,降低中小芯片设计企业的固定资产支出,增加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

  三是完善配套,吸附行业人才。如今上海的临港新片区正在策划发展东方新港,打造国家首个全产业链的集成电路生态系统。要海聚人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很重要,发挥东方新港对高端人才的吸附作用,对科研机构的聚合作用,对重大科技攻关的组织作用,推进国际创新协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真正地做到海纳百川。

  谢谢大家。

09:15

  姜雪峰:人才我们主要是考虑留住为主,我今天提一个观点,人才应该适当流动。人才发展具有流动性,不应该排斥流动性,人才的成长、学科的交叉、平台的整合、产研的转化等等,许多时候更需要人才体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那么如何流动?

  第一,应该建立人才内循环的新体系架构,曾经世界各国都采用大脑循环策略,借用科学家,但是现在国际形势不便在海外大幅进行人才招聘,也很难向关键领域派遣学生和学者,人才国际流动性受阻的未来急需建立人才内循环体制机制。国内循环、市内循环、增强流动性,让我们自己内部有效借用大脑,打通经络。

  第二,循环规则,要阻止追求生活待遇的流动,要鼓励提升科学发展的流动。2018年,我国2039位科研人员的职业成长轨迹研究表明,21.4%有过流动,有流动经历的科研人员比没有的人员更容易出更大的成绩,建议流动的时候待遇不变,团队和平台的匹配价值具有更大的潜力。

  如何留人?

  科研环境比待遇更重要,对我国700多名调研者显示,受访者认为我国研究环境面临的前五项挑战是:第一,追求短期和立竿见影的成效,占37%;第二,研究经费不足占33%;第三,管理干预更多占31%;第四,评价体系不合理占到27%;第五,人际关系依赖度高占26%。前五条并没有待遇,说明还是以事业成长环境和氛围作为选择标准。因此,靠事业、靠平台、靠氛围留人,而不是仅仅靠待遇留人是有科学根据的。以科研团队为单位,赋予引才自主权,他们才是功能架构的目标,科技资源布局要注重多元化、独创性、长久性的课题,避免趋同化、同质化、热点化。人才体系的全维度架构,人才基金是重要抓手,上海有非常好的人才支持培养体系。

  有两个问题,第一,既然是金字塔,底座越大,塔才能越高越稳,青年人才的支持比例能不能再提高,比如说超博500能不能提到1000,努力留住1000位博士并不算多,扬帆有600名,能否提到1000,让这些摇摆的年轻人留在上海,坚守科创。第二,在42岁到55岁之间是缺少梯度支持的,不要让进行了十几年研究积累的科研人员觉得过了45岁职业生涯就结束了,出现中年躺平现象,失去厚积薄发的可能,建立中青年发展参考系。

09:12

  李和兴:各位领导好,我是李和兴,我发言的题目是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临港新片区人才高地,因为临港作为高端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和引领区,人才是关键,结合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我在临港十多年的工作实践思考提三点建议:

  第一,出台人才特区政策,加快引进世界顶级科学家。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在科研启动费、工资待遇、个人所得税、住房、医疗、交通、子女入学方面推出人才特区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加盟临港。

  二是设立目标奖大师工作室,依托每年召开的世界顶级科学家会议,和上海市高峰人才计划,在临港高校加快设立目标奖大师工作室,我们最近在引进光伏的顶级教授,吸引顶级科学家入驻临港。

  三是建立院士工作站,吸引院士加盟临港发展,加快前沿研究和卡脖子技术攻关。

  第二,打造高端平台,加快培养青年科学家。

  一是出台人才发展的助推政策,激励青年学者加盟大师工作室和企业院士工作站,使他们快速成长。

  二是设立高峰学科,考虑临港高校都是市属高校,建议在这些高校设立高峰学科,吸引部署高校和科研院所加盟,快速提高高校水平和培养青年科学家。

  三是创建上海实验室,参照国家实验室,围绕临港的重点领域,例如芯片、碳转换、综合智慧能源,来创建上海实验室,加快前沿理论和尖端技术的协同攻关。

  四是建立临港科技园,集科技成果转化、利用一体化。

  五是深化产教融合,四化联动,一方面使基础理论研究更好融入产业发展,同时促进青年人才成长。

  第三,精准施策,加快后备人才培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适用于急需的专业,企业和高校共建专业,联合开展教师和改革创新。企业为高校提供一定的建设费,高校为企业提供精准人才培养和输送,同时聘请企业为研究师导师,定向培养研究师。上海市给予政策扶持。二是组建国际化教育平台,依托临港新片区的优势,组建国际化教育团队和平台,校企联合开展国际合作联合培养,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特别是一带一路培养走出去的人才,同时为中国企业在国外的发展提供产学研合作、标准制定、文化交流。三是开展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如针对临港特殊的专业,能源、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开展本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既有利于学生综合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完善实践,开展创新创业,也有利于企业和高校产教融合,提高人才适应企业岗位的能动性。

  最后是在临港新片区新建本科职业高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一种模式是新港新片区高校和相关企业联合开办本科职业高校,另一种模式是吸收德国、法国等优质资源,开展国际化的本科高职院校。

09:09

  王军:尊敬的胡部长、陈市长,各位委员,上午好,我是王军。今天非常荣幸参加这个专题会,我的建议是立足真功夫,打造高技能人才高地,让上海师傅成为上海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源地,刘海珊从普通的单人车工人成长为大专学历,高级技师,让上海师傅的金字招牌闪亮全中国。目前高端技能人才和高级技工供不应求,今年10月将举办世界技能大赛,我曾经有幸担任申办46届的形象大使,非常期待在上海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过程中,同时将打造高技能人才高地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我非常认同上海市总工会书记在政协口头发言的一句话:“上海要成为筑梦之地,逐梦之城,圆梦之都,迫切需要坚持、持续地增强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吸附力。”我作为在一线工作35年的岗位工人,对此体会刻骨铭心。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企业文化理念,职工素质工程和全员性的创新活动持续开展,让工人明白将持续创新作为人生目标,在平凡的岗位上像科学家那样去工作,与科学家相比,我们产业工人创新还有三大优势:一是不要找研究课题,天天有各种课题找我们,二是不要建实验室,工厂就是实验室,三是不要担心创新成果失败,创新成果一旦标准化,立竿见影就会创造真金白银。

  下面我从公司、团队、个人三个层面的数据来说明,宝钢每天有7项专利产生,其中4项就是岗位工人创造的。我自己的岗位创新成果二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立足真功夫,打造高技能人才提三点建议。

  首先,要在高含金量政策举措上下真功夫,以真情实意,真金白银,完善顶层设计制度,优化政策服务,利用上海工匠评审以后,它的配套政策能不能更加给力?例如上海的特级技师评判试点工作能不能请人社局直接评审,加快试点。再如上海的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难题,能不能开通绿色通道来化解?打破高技能人才的天花板,拓宽发展通道,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愿意并且乐意将高技能人才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激励更多的劳动者走理论实践融合的技能报国,让上海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引领之地,成长向往之地,创新出彩之地。

  第二,要在激发企业主体上下真功夫,引导企业着力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精准人才成长成才的优质环境,例如宝钢股份实施了十余年的培养体系,以年薪制度促进人才使用、评价激励相衔接的制度体系,非常值得众多的上海企业借鉴。让高技能人才享受发展的红利,加快队伍建设,让更多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为中国创造提供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

  最后,要在调动积极性上下工夫,提高待遇水平,社会地位,加大宣传和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还需要全社会共同携手,一支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的劳动大军就能蓄势待发,更多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大国工匠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这是党和国家的呼唤,新时代的呼唤,也是广大职工的呼唤,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型,让职工和企业变得更加好,让上海师傅成为上海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借此机会,我祝各位领导和朋友们新年快乐,健康幸福,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09:06

  丁晓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不拘一格夯实高水平人才高地,从四个方面谈一点感想和建议。

  第一,发挥优势,壮大战略人才力量。上海要进一步发挥优势,持续保持对高峰人才的效应。

  一是发挥改革优势,进行大刀阔斧的人才政策改革,加大政策统筹力度,减少繁杂的程序,加快高端人才市级资源支持的落地。

  二是发挥优质民生资源优势,统筹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资源,形成有效的系统可落地的举措。

  三是发挥开放优势,利用上海交通发达便捷和国内外交流方便的优势,形成一套高端人才来去自由,交流便捷的管理规范。现在还要特别加强后疫情时代全球人才研究,形成切实的举措和规划。

  四是发挥软实力优势,以数字赋能人才管理和服务,用国际语态讲好上海故事,特别是上海的疫情防控,让人才对上海放心、安心、舒心。

  第二,上海联动,构建群贤毕至的格局,特别要调动基层组织、用人单位作为人才细胞的作用,解决人才在哪里,是谁,如何沟通交流并如何引进的策略问题。

  通过放权、引导扶持等方式,打造一大批优秀的积极引人、用人、聚人的基层细胞组织,人才选拔、调配、奖励权,下放给基层,加大危机感、紧迫感,促进其转变观念。通过搭建平台,把最好的成果贡献给上海。

  第三,激发人才活力。在人才引育中关注“清北复交”固然重要,但要防止提高了选人用人的门槛,使草根奋斗成功的人士望而却步,要真正不拘一格,以能力为导向,打破门户之见。

  一是要善于发现选用平民英雄。

  二是在关注欧美发达国家人才的时候,要善于吸引第三世界的精英,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留学的第三世界的精英来沪工作。

  三是推进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切实防止机械僵化。

  第四,厚植沃土,要重视引人和育人。高水平人才高地不仅体现在国内外人才的吸引,关键是自主培养的人才。

  一是对于本土培育的有潜力、有前途的人才,在各种政策中要一视同仁给予相应的支持。

  二是要加大青年人才阶梯式资助力度。

  三是改进团队改革方式,促进团队育人。

09:04

  张恩迪:参加本专题的委员来自各个界别,各个行业的领域,从不同角度都对上海人才工作有思考。不少委员对上海人才政策也很有研究,通过参加政协相关的课题调研,视察考察活动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提交了相关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今天我们通过政协专题会议形式,聚焦这个议题,广纳群言,广谋良策。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为了确保会议的紧凑有序,今天专题会议我们约请了部分委员做了准备,请这些委员先发言。如果有时间,还请大家举手发言,另外根据今天的议题,社会各界都普遍关心,新闻媒体高度关注,现场发言情况将由新民网进行图文直播。根据会议议程,我们先请委员发言,所有委员发言结束以后,我们再请领导讲话。请发言委员先介绍自己的委员证号和姓名,以便工作人员从屏幕上显示相关的信息,请大家发言的时间掌握在5分钟内,发言开门见山,紧扣主题,现在开始发言。

09:02

  张恩迪:根据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精神,为更好地落实闭环管理要求,本专题邀请的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等14家委办局领导列席会议的方式改为收看图文直播,会后形成的工作简报将抄送相关单位,在此特予说明。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建设,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对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进行了战略部署和谋划。李强书记在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胸怀国之大者,下好人才先手棋,举全国之力,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让上海因人才而更加精彩,人才因上海更加出彩,要落实好中央和市委的人才工作要求,需要广泛地汇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

09:01

  张恩迪: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根据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日程安排,今天上午举行专题会议。我们这组的专题是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激发更加澎湃的创新创业活力。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市政协全会期间的专题会议历来十分重视,今天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胡文容同志,副市长陈群同志出席会议,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我和丽娟副主席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09:00

  2022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1月21日9:00进行专题会议。新民晚报对“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激发更加澎湃的创新创业活力”专题会议进行全程图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