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空军一号 来源:东方IC
在美国总统享有的诸多特权里,使用“空军一号”飞机可谓最拉风的一项,不说坐飞机有多爽(舒适度比不了白宫),但那份“高高在上,统御天下”的感觉,的确是别的场合无法提供的。没想到,运行有年的美国“空军一号”机队却在特立独行的特朗普总统面前“花容失色”,据报道,特朗普不满波音公司出售新“空军一号”专机的价格,叫嚷不削价就放弃,逼得后者拿俄罗斯弃购的二手波音-747-8飞机来改装新的“空军一号”。明明是自己想省钱,可特朗普又“莫不来”当统帅的面子,眼瞅着自己只能将就私人飞机“特朗普”号权充“山寨空军一号”,当他刚刚目睹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坐着金碧辉煌的“王室专机”来拜访,心里很不是滋味。
把话题扯开了,作为专为“政治VIP人物”服务的飞机,我们到底对“空军一号”有多深的了解呢?不妨摆摆一番“龙门阵”吧。
图说:2016年9月5日,奥巴马在G20峰会闭幕后乘专机“空军一号”离开杭州。 来源:东方IC
谁告诉你它叫“空军一号”?
按道理说,美国政要专机都要纳入军队编制,现总统的私人专机“特朗普”号也要听从军队的指挥和协助,而他的正式专机目前还是奥巴马时代遗留的两架波音747-200B,军事代号VC-25A(根据美国军用飞机标识系统,V代表VIP,C代表Cargo),副总统专机是一架波音757,军事代号C-32。无论哪种飞机,只要美国总统乘坐,都会自动得到其所属军兵种和数字1组成的代号,如“陆军一号”“空军一号”“海军一号”“海岸警卫队一号”或“海军陆战队一号”,其中“海军陆战队一号”通常是总统专用直升机,由海军陆战队飞行员负责维护。副总统乘坐的专机代号中的数字相应地改为“2”。
这里有个话题,大家很想知道,名气最响的“空军一号”究竟咋来的?说起来话长,美国第一架正式作为总统专机用的是道格拉斯DC-4飞机,绰号“圣牛”,1944年起作为总统罗斯福的专机。到了1945年杜鲁门入主白宫后,总统专机变成道格拉斯DC-6,称作“独立”号,以示对杜鲁门家乡独立城的敬意。而真正出现“空军一号”称呼,是在艾森豪威尔的总统专机“星座”号上,它本来在美国空军无线电呼号中称为“鸽子二号”。有一次,艾森豪威尔乘坐“鸽子二号”出行,当天,一架拥有相同代号的商业飞机与总统专机同时进入一个空域,地面人员一时分不清楚,结果将总统专机与这驾商业客机混淆。虽然只是虚惊一场,但为了安全起见,艾森豪威尔的飞行员德拉普当即决定给总统专机起一个响亮的名字——“空军一号”。
“空军一号”首航北京
在1969年尼克松当总统时,“空军一号”急需大修,新总统满怀热情地参与了“空军一号”的内部设计,这次设计用了三个月时间。尼克松侧重于飞机的私密性,推翻了前任总统约翰逊推崇的开框肋板设计,转而要求为自己和家人设计一个三间房大小的总统套房,一间作为办公室,一间作为休息室,一间作为卧室。随队的媒体记者则被安排到一个小套房,与安全人员同处一室。
1972年2月21日,当“空军一号”缓缓降落于北京机场时,中国仪仗队早已等候在那里,迎接尼克松总统及随行人员的到来。尼克松在谈起与中国总理周恩来的历史性会面时说:“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新一代时代开始了。”范哈迪斯蒂在《空军一号:改变现代总统的飞机》中披露,其实当时机组人员对这次访问非常紧张:“机组没有无线电频率、着陆程序以及中国领空飞行协议的最新数据。此外还有一些技术上的担心,如与辅助地面动力的兼容性连接。”
图说:尼克松在空军一号。来源:网络图
“9·11”那天在干嘛?
16年前的9月11日,史无前例的空中恐怖袭击席卷美国多地,当天早晨,乔治·布什总统正身在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他被安全人员迅速转移到“空军一号”,然后飞往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达尔空军基地,接着是内布拉斯加州的奥福特空军基地,最后前往华盛顿特区郊外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几架F-16战斗机为“空军一号”护航。范哈迪斯蒂坦言,“自1963年约翰·肯尼迪遭暗杀以来,‘空军一号’还从未登上过国家悲剧的中心舞台。可是在2001年9月11日那天,‘空军一号’的屡次延迟和奇怪的飞行路线反映出当天极为特殊的情况,一个总统本人描述为战争‘迷雾’的时刻。”
图说:911期间,布什在空中度过当天的大部分时间 来源:网络图
飞行员最喜欢的乘客
在第一代“空军一号”飞行员亨利·迈尔斯的眼中,杜鲁门总统是他最喜欢的乘客;飞机起飞后,为人随和的杜鲁门常常出现在驾驶舱里,准备玩扑克,给机组人员讲故事。杜鲁门十分敬重迈尔斯,在迈尔斯考虑去驾驶商业飞机淘金时,杜鲁门非但没有恼怒,反而向他提供“将军衔”以及顾问的职位。迈尔斯婉言谢绝了总统的好意。
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一架波音707-353B客机成为新的总统专机,“空军一号”的称呼从此变得流行起来。这架具有历史意义的客机服役了35个年头,既见证了肯尼迪的辉煌,也见证了他的殒落:1963年6月载着肯尼迪前往西德柏林参加会议,肯尼迪在这次会议上发表了一段可载入史册的讲话;1963年11月22日,将遇刺身亡的肯尼迪的遗体送回华盛顿特区。在肯尼迪遇刺当天,合众国际社驻白宫记者梅利曼·史密斯乘坐的媒体采访车就跟在总统车队的后面,他因报道这一历史事件而获得普利策奖。有两名记者被允许乘“空军一号”返回华盛顿特区,史密斯就是其中之一。
图说:肯尼迪遇刺几小时后,约翰逊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职。来源:网络图
在《空军一号》一书中,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馆长范哈迪斯蒂写道:“将肯尼迪总统遗体放在‘空军一号’货舱的建议最终没有通过。这样,唯一的选择只能将遗体放到机舱后面的乘客舱,这便需要亲自动手,对这一相对小的空间进行重新设计。一个隔段连同四把椅子被拆卸,如此一来,就能将装有肯尼迪遗体的棺椁抬进来安放好。几乎毫不费力就将900磅重的青铜棺椁经由狭窄的过道抬进乘客舱。肯尼迪女士自己在这里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四周是丈夫以前的助手,经过长途飞行回家。”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