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邻声 > 正文

晒晒我家老照片|50年代的越剧票友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解雯贇     编辑:庄琦欣     2019-02-13 16:39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越剧如幽兰,芬芳优雅。它将唱念做打熔为一炉,集诗画歌舞为一体。上海的文化滋养了越剧,也培养了一大批越剧艺术家和资深票友。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8年,虽然画面已经泛黄,但那些在台上台下挥洒青春的人,却依旧惊艳了时光,温暖了岁月。吴奶奶出生于1933年,自小喜爱越剧,她小时候常干的事情就是偷偷拿着妈妈的戏服,躲在床底下,一玩就是很长时间。戏看多了,她的表演欲望也上来了。这张照片上的她是第一次作为票友,和戏迷小伙伴登上舞台,舞着水袖,唱上一段。这些票友们都有各自的职业。和普通戏迷不同的是,他们会在业余时间参加戏曲的演出,和越剧演员一样会唱会演。

  吴奶奶的孙女小珺找到了当年的越剧说明书,她说:“奶奶当时很喜欢带着我妈妈看戏,最常去的就是长江剧场,在大光明电影院后面,主要是去看徐玉兰和王文娟。我手上拿着的这本册子,就是上世纪50年代的越剧说明书,相当于现在的节目单。每一本里都有艺术家、导演、编剧、演职人员名单和剧情介绍、经典唱词等珍贵资料。现在奶奶已经80多岁了,还依然保持着唱越剧的习惯,场所从舞台变成了KTV。唱念做打,动作依然标准。而我也受奶奶的影响,很喜欢越剧,可以说是越剧小票友了。”

  如今,越剧票友中,出现了许多80后、90后的身影。可以说,百年越剧,魅力依旧。因为有越剧,吴越的声音如同江上的摇橹,成为上海文化风采。

  解雯贇

  “晒晒我家老照片”征集方式

  将照片发送至 linshenghao@xmwb.com.cn

  作品要求:

  1.内容请以人物为主,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变化。

  2.提供者请写明照片的时间、地点和主题等信息,附500字以内的说明文字。

  3.提供者请留下姓名、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