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60年代的儿童乐园 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今年81岁的李国胜从小生活在杨浦区杭州路的老私房内,从他的父辈开始便居住于此,弄堂里的童年时光伴随着他长大、结婚、生子。
家门口的儿童乐园
在50年代末,位于平凉路的一处空地上建起了一座公园,小小的公园里有当年最“奢华”的儿童乐园,里面有秋千架、跷跷板、十样景、电动转盘、动物造型滑梯,其中动物造型的滑滑梯特别抢手,这个儿童乐园成为当年孩子们眼里最“吃香”的玩乐场所。
那年30多岁的李国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带着相机来到平凉公园,见到孩子们围绕在滑滑梯旁抢着要玩,样子十分有趣,活泼可爱。他忍不住拍下这张照片。“我儿子小时候也喜欢在这里玩,放学也要来滑上几次才肯回家,所以这里每天都要排队,热闹得不得了。”李国胜回忆起当年的场景。
平凉公园换了新貌
一晃50多年过去了,李国胜已是八旬老人,所住的私房即将拆迁,他很快就要住上舒适的楼房。“我到新小区看过了,环境跟公园一样,窗前有小河,楼下有儿童乐园,小区内还有读书室,走在小区里心情也舒畅很多。”李国胜新小区的儿童乐园设备很先进,连周边路面都用泡沫板铺好,防止小孩摔跤。“跟我们当年是完全没法比的,太好了。”李国胜忍不住感叹现在生活条件的优越。
如今的平凉公园也已全部翻新,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整体规划得更完善了。“我的孙辈也都成年了,他们这代人的玩具太先进了,什么机器人、机械手,什么车子、飞机样样有,最近他们还玩起了航拍,有劲啊!”李国胜惊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连玩具都是那么先进、智能。
“这张照片我要保留下去,传给我的孙辈们,让他们多看看。我希望我的孙辈们能珍惜现在的美好时代。”
叶晓雯
征集方式:将照片发送至 linshenghao@xmwb.com.cn
作品要求:
1.内容请以家庭视角,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变化。
2.上传者请写明作品的内容说明:时间、地点和主题等基本信息,附说明文字500字以内。
3.上传者请留下姓名、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