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新冠病毒有望家中筛查 沪湘携手研发家庭简易快速检测试剂盒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易蓉     作者:易蓉     编辑:马丹     2020-02-21 10:29 | |

WechatIMG170.jpeg

       前期诊断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一场来自沪湘两地研究团队的合作,发明了一种便携“傻瓜式”现场快速分子诊断新技术,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家庭简易快速检测试剂盒。目前,该项目获得国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快速检测产品研发”项目优先支持,并被推荐纳入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通道。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谭蔚泓院士、杨朝勇教授和湖南大学蒋健晖教授等专家领衔的团队,突破了核酸快提、恒温逆转录扩增、便携式实时荧光检测和比色检测等关键技术。

       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的金标准,这类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但需要特殊的实验室环境和精密仪器,只有较好的医院、专业的分子检测机构等具备相关设备、资质和技术能力,日承接能力有限,传染病疑似患者集中采样检测也易造成患者间交叉感染。谭蔚泓院士表示,团队在确立研究方向时就认为,当前亟需发展能在社区家庭应用的快速现场检测技术,帮助医护人员和居民在“家中床边”对感染病疑似患者进行现场筛查,实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重大疫情就诊分流,解决集中检测造成的医疗资源透支和交叉感染的严峻问题。

       据悉,项目正与多家定点医院合作进行临床试验,已完成100多例临床样本的测试,阳性样本的检出率约为90%,其他检测指标到达金标准水平。目前团队正在完成检测试剂盒的优化和定型,希望最终产品能够以类似验孕棒的形式面世,居民可按照产品说明书完成自检。

       研究者称,该平台技术具有可拓展性,可根据病毒或病原体相关基因信息设计不同引物,实现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快速现场和家庭检测。

       “近一个月大家都在为这个项目的最终实现而努力。在疫情面前,作为有相关专长的科研人员责无旁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成立的初衷就是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应用研究,让科学力量能够真正解除病人的痛苦,真正为实现健康中国做贡献。”谭蔚泓院士说。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通讯员 杨静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