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热心人士为前线运送物资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抗疫之战打响以来,一线的医护人员生活状况受到了群众的关注。他们物资是否充足?饮食是否得到良好的照料?心理压力能否得到有效疏导?这些都牵动着民众的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后勤战线同样重要。
人在前线 粮草当应至尽至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物资保障与市场供应组的何园这么形容物资对于一线医务人员的重要性。这天上午,何园一个小时内接了十余个电话。通话内容基本上围绕物资问题。除了精准定位医护人员及患者确实所需的物品,如何有效将物资送达前线,是一门学问。
据介绍,前线急需的手术衣早期已送达1000件。最近,又有3000件手术衣将从上海运往湖北,满足上海援鄂医护人员的需求。在电话中,何园反复和工作人员确认送达站点的时间和具体件数。在她旁边,还有一位工作人员在核对物资的调配和使用情况……
疫情公布以来,热心企业、市民陆续捐助了不少物品。兼任市医务工会副主席的何园坦言,东西多,关键还在于送得精,恰好满足一线人员的实际需求。那么,除了医疗物资,哪些东西才是一线真正需要的?
“有没有办法找到硬一点的枕头?用来给患者俯卧治疗的。”“需要鞋垫?给医护人员用,要棉的,不要毛毡,避免沾病毒。”前线医护人员及各大医院建立的微信群,不时有生活物资需求弹出。医护人员急缺的物资,通过简单的通讯手段到达医务工会后,由多家基金会和爱心企业协同筹备。
“我们通过专门的铁路货运,来保障一线的医用防护物资运送安全高效问题。另外,有些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也会直接将物资运往前线。”何园介绍。
图说:市妇联将考拉裤送到武汉
花开自在 体贴始于无声处
近日,一线女性医护人员倍受关注。早在1月31日,上海市妇联、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就已向社会公开募集考拉裤(女性生理期护理用)等产品。募集很快得到了响应,2月2日下午,考拉裤的募集总数已达10.94万片,陆续送到医务人员手中。
很少有人知道,这样规模的募集,源于一通电话。
1月30日,上海市妇女儿童服务指导中心(巾帼园)副主任魏迎娣给瑞金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吴平打了一通电话。
“最近医务人员很辛苦,工会这边慰问一线,一定也很忙碌吧?”魏迎娣问。
“除了关心在发热门急诊一线的员工,还忙着准备援鄂医疗队队员的生活物资。物资要尽可能备齐,连女性生理用品也要备足。她们和男同志要承担相同的压力,但生理期的不适,却是男同志无法体会的。”吴平说。
这个为女性筹备生理用品的点子很快被采纳,于是就有了1月底的社会募集。
“当时是大年初二,我在给瑞金医院第二批、第三批援鄂医护人员准备生活物资。考虑到了队伍里有不少女性,就想准备些生理用品。边上的医务处同事提醒我,不妨给女队员们准备一些考拉裤。”吴平回忆这个点子的诞生。
图说:瑞金医院为援鄂医护人员制作香囊
女性细腻的心理需求,同样是后勤保障工作中一抹色彩。2月9日,瑞金医院中医科护士钱新悦即将前往武汉,科主任郑岚医生将一个香囊送到了她手里。“香囊有驱邪祈福的寓意,同时里面的中药成分可以祛疫除瘟。”郑岚解释。没想到这个礼物受到了前线的欢迎,郑岚随即联系药剂科和党办的同事,准备好配方、药材和香囊的包装,给一线的医护人员紧急制作香囊。“考虑到前线压力大,睡觉不安稳。我们还在里面加入了一些助眠的药材。”郑岚表示。经过后方的紧急制作和运送,这批香囊如今已经挂在了不少援鄂医护人员的身上。
体察入微 医人者有人可医
高强度的工作、陌生的环境、笨重的防护服,给一线医护工作者带来了挑战。“体力透支,可能会让医护人员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华山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苏家春说。一些赴鄂的队员,平时是医院里的业务好手。然而,新冠肺炎这样全新的挑战给他们带来了心理负担,另外,防护服的笨重也给他们的医学操作带来了困难。“心理压力过大也会打击自信心,这对发挥出正常水平是不利的。”苏家春说,“即使近期的网红医生,在媒体面前看上去神采奕奕。然而,他们也会产生疲惫感。只是更多的时候,他们在靠精神支撑。”
疫情开始前,华山医院就探索出了一套用于心理疏导方面的机制。它借鉴了国际通用的EAP,被称作“员工关爱计划”。针对本次赴鄂和在上海的一线医护人员,院方主动建立了微信群,共同构成关爱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防护网。最多的时候,有8个相关医护人员的沟通群和1个专业心理导师的策划督导群。“每天我们会有一些心理支持相关的推送,也会推出《我想对你说句话》这样的互动活动来减轻他们的压力。如果通过这些普适性的正向支持难以达到效果,还可以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疏导或转介,经过一到两周的时间慢慢帮他们恢复到积极的工作状态。”苏家春说。
为援鄂医护提供心理援助的,绝不仅仅只有华山医院一家。在中山医院,同样有“巴林特心理关爱项目”疫情应急关爱小组,工会从疫情开始即在医院设立了疫情应急心理咨询专线和沟通群及时为职工排忧解难。前线队员已经在专家组指导下开展了两次巴林特小组活动。疫情期间,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的专业平台积极推广,推动基层工会加强EAP员工关爱,巴林特心理援助等,帮助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强化心理援助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和心理疏导,帮助医务人员缓解焦虑情绪,减轻医务人员心理压力。
有滋有味 一线生活有调剂
最近,中山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秦嗣萃很忙,忙到手机不离手,频繁的接电话、发微信。一批又一批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涌入中山医院工会,工会专人负责爱心捐赠物资的接收、登记和发放工作,把来自社会各界的爱的鼓舞,及时送到一线医务人员手中。
“感谢,前方已收到牛奶和水果。”前方和工会联络的微信群里,一名医护人员说。
保障医护人员吃好很重要,中山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秦嗣萃和前线的医护人员保持信息沟通。这是为了做好医务工会爱心举措,医务工会和爱心企业为赴鄂和一线医护人员送牛奶、水果、方便面等食品,保证能送到他们手上。“担心医院一线医务人员不能按时吃饭,工会赶班加点给大家送上了牛奶、方便面等慰问品。中山温度在每个时刻,温暖着每个中山人。”急诊基地的俞医生说。
“如果我们无法做大事,那么我们就怀着大爱做些小事。”这是秦嗣萃的个人签名。医护人员前线生活的幸福感,确乎在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需求,也还是被她关注到了。
听闻援鄂医疗队员“想吃零食”,秦嗣萃带领大家一起协调,调配了坚果、午餐肉、咖啡、饮料等食品和护手霜等其他生活物资一起送到前线。秦嗣萃说,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下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想吃零食正是一种心理的应激反应,如果这时候能有一些有滋味的食品刺激一下味蕾,人会觉得愉悦、轻松许多。
吃好了,还要动好。最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科还为前线战友定制了一套暖心的“工间操”。这些“工间操”被院方制作成生动的动画视频,每一节都有相应的主题和详细的讲解。这些有趣的内容,不仅能让前方的医护人员工作之余锻炼身体,更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除此之外,中山医院工会还准备了羽毛球拍和跳绳送到武汉战友手中,方便他们开展活动。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张泽茜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