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正文

前线日记|奋战在金银潭医院的最后一天:我将归矣,望你们一切安好!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毛丽君     作者:毛丽君     编辑:赵菊玲     2020-03-27 19:22 | |

周海英:金山医院呼吸科副主任

3月27日

援鄂第63天,奋战两月余,今天是我们最后一天奋战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所有的病人该出院的都出院了,剩下的6位病人为了统一管理,今天全部转移到集中的病房。病人转移后,我们医疗队还主动留下来把病房打扫了一遍,队员们说,我们得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病房,清扫掉仅剩的一点阴霾,我们一起迎接崭新的明天。

图说:上海援鄂医生周海英 金山区新闻办供图(下同)

黎明来临之前总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昨天我是查房班,早上晨会决定先要把两个插管病人(其中一个是我们第三组的病人)转去南六楼ICU病房,郑领队、周教授和陈教授反复强调转运途中要确保安全、各个环节一定要衔接好。我正和往常一样在穿戴防护服,只听呼叫器在喊“**床抽搐了”,在办公室的医生通过对讲机向里面的护士了解发病情况,我们穿好防护后进入病房,这个病人新冠病毒核酸已经连续多次阴性了,因为患者去年确诊小细胞肺癌,所以我们这几日一直在联系医务科转到综合性医院治疗基础疾病。待我们进去的时候他已经不抽搐了,但是查体发现他一侧肢体肌力减退,双眼还是紧闭的,神志模糊,叫不醒,血压脉氧正常,心率快。

患者60多岁,有小细胞肺癌史,目前出现癫痫症状,难道是肿瘤颅内转移?还是脑梗塞?或是脑出血?这些都需要行头颅CT检查进行鉴别,但是检查途中万一再次出现癫痫发作,就有窒息的风险,后果不堪设想。经慎重考虑,周新教授和陈德昌教授一致决定还是先行气管插管,确保气道通畅,于是吴志雄主任娴熟地给他插好管,连接上呼吸机,我呼叫外面的医生联系CT室做好准备,护士备好抢救药品,备好氧气瓶,但是由于没有转运呼吸机,只能连接简易呼吸器,一路上陈护士长不间断地捏着气囊,我们几个推着床,一路奔向CT室,到了CT室门口,突然发现患者氧饱和度直线下降至70%!我们赶紧把病人推进去,接上CT室里的氧气瓶,同时让同行的护士赶紧回病房拿几个氧气袋来,75%、80%、90%,脉氧终于上来了,大家松了口气。我们几个人又合力将病人搬到CT检查床上,陈护士长继续给患者捏着气囊直到检查结束,我们再将病人转移到床上,接上氧气袋,返回病房。整个路程也就几百米的样子,可回程中我已经感觉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回到病房,还没坐下来喘口气,接到医务科通知我们组的插管病人可以转科到ICU病房了,这次我们准备更充分,有条不紊地把病人安全地送到南六楼,安全移交给那边ICU的医生和护士。

图说:上海援鄂医生周海英

中午12点时才空下来,待我走出病房脱下防护服时,发现里面的工作服已全部湿透了。想想抢救时的惊心动魄,又想想病人们逐步安全移交,我的心里还是极其欣慰的。回到酒店快速洗了个澡,拿起冰箱里两罐饮料一下子“牛饮”光,才终于感觉舒坦多了。更值得欣慰的是,工作群里发来了信息,队员们说我们抢救的那位突发癫痫的病人下午也安全转移到集中病房了。

今天是最后一天在金银潭医院上班了,因病人的减少与归家的心切,感觉大家都比较轻松,我们组还剩两位病人需要转科,我把转科记录写好,把前期出院的病史整理好。没多久,医务科来电通知床位已经安排好可以转科了,大家最后一次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把病人一个个安全转送到综合楼后,回到我们曾经战斗过的病房,里面只有空空的病床和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此时的我们既有胜利的喜悦,又有点莫名的不舍。

我将归矣,望你们一切都安好!

新民晚报记者 毛丽君整理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