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话题 > 正文

让日常生活美起来丨在大卖场当DJ,这个上海爷叔把超市变成了音乐厅!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吴旭颖,邵宁     作者:吴旭颖,邵宁     编辑:沈毓烨     2021-12-14 11:40 | |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走进华灵路1051-1067号的大润发大华店,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古典音乐,让购物之旅也变得别具一格。这一切,都是“发烧友”店长张惠国的功劳,这位年近六旬的上海爷叔将自己的爱好变为工作优势,为大卖场配上流行、古典、民族等多类型、高品质的背景音乐,被人们亲切地叫做“卖场DJ”。

图说:张惠国在调节均衡器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下同)

  

“配乐”很有门道


   看起来简单的“卖场DJ”工作,细细研究起来却很有讲究。不同卖场区域、不同日期时间,曲目、音量、音色都要有所调整,还要与别家卖场做出差异化,彰显自己的特色,张惠国介绍起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要做好卖场配乐,首先就要对卖场的顾客群体非常熟悉,这是张惠国20年如一日、每日巡店五六次巡出来的经验。他说:“刚开门的时候,卖场的老年人最多,音乐一定要轻,要舒缓,有些老年人会有心脏病、高血压,经不起鼓点重、节奏快的摇滚乐等。到了中午,员工要补货,适当加快一些节奏,可以让大家精神振奋。下午到晚上,下班回来的年轻人就多了,音乐就可以换成他们更喜欢的风格。闭店时,很多卖场会放萨克斯风《回家》,但我更喜欢费玉清的《晚安曲》,有和大家道晚安的亲切感。”遇到特定的节日,张惠国还会换上符合节日气氛的曲目,“办年货的时候一定要放快节奏的,一边听歌一边逛,踩着点、晃着头,啪啪啪啪就把东西买完了。”

图说:说起自己的选曲,张惠国滔滔不绝

   不同区域、不同场景的环境配乐也颇有讲究,“比如一进门,顾客还没开始购物,这是最需要音乐的时候,可以适当调大音量,塑造卖场的风格基调,也填补门口这一段‘空白’。到了货架区域,顾客要仔细挑选商品,音乐就要降低一些存在感了。如果音乐开大了,吵吵闹闹令人烦躁。”每天巡店,他比普通店长还要多一份工作——检查音响,卖场里几十个音响位置、音量都不能出错,才能带给人们“仿佛音乐厅一样的听感”。

   2000年起,张惠国就自发在当时工作的大润发闸北店搞起“试点”。2006年起,表现出色的他正式负责卖场的音乐制作和播放,“卖场DJ”升级为“音乐总监”。他领导的音乐小组,每个季度会为全国500多家门店统一制作背景音乐。做“试点”时,张惠国是从家里拿出自己珍藏的碟片来播放,而现在每次签约音乐版权,金额可达上百万元,所以他笑称自己是卖场“百万音乐制作人”。

图说:张惠国在挑选CD

  

“爱乐”废寝忘食


   事无巨细、工作繁忙的超市店长,为什么会着重关注背景音乐?当然是因为张惠国对音乐的痴迷。这份痴迷,还要从他的童年说起。“小时候,我也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只是爸妈都是‘票友’,爱用收音机听戏,我就跟着哼,被我爸发现,就开始在家教我唱,那就是我的音乐启蒙。”等到上中学,张惠国邻居家的一位海员每次出海归来,会带回不少原版的音乐磁带,他就拿一盘空磁带去翻录回来听。

   最让张惠国印象深刻的还是参加工作后领到第一笔工资,“工资一共36块,我跑到唱片店花了35块,买了一张黑胶唱片。”为了听这张碟,他掏出以前攒下的零用钱积蓄,又花50元买了一台唱片放大器,配上自己做的音响听。“没想到工作第一个月,还‘倒贴’49块。”张惠国幽默地自嘲道。但一张碟不能满足张惠国的耳朵,于是他结交了一群音乐“发烧友”,隔一段时间便相约去唱片店门口交换碟片。“这样,只需要对两张碟的差价‘多退少补’就能听到一张新碟了。”

图说:张惠国自己购买的CD

   到如今,每年张惠国买唱片要花掉6000多元。家里的设备一再升级,最贵的一条线就要好几万元。好在家人对他的这份痴迷,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偶尔他听音乐听得废寝忘食,妻子才会语带关切地数落他:“你的耳朵那么灵,一条线的细微差别也听得出,怎么我叫你吃饭你就听不见!”

   张惠国坚信,音乐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每天结束繁忙的工作,回家听音乐是他静下心来、放空脑袋、沉浸于自己世界的时光。通过“卖场DJ”的工作,张惠国希望把他感受到的力量传递给所有同事和顾客。

图说:张惠国(左)和同事在检查商品库存

  

“享乐”没有门槛


   以往,张惠国在为卖场选歌时,总会优先挑选流行歌曲的器乐演奏版,或者耳熟能详的民歌等。而近几年,他慢慢将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经典古典乐作品放进歌单。张惠国坦言,自己刚刚接触古典音乐的时候也完全听不明白,为此他阅读了许多音乐史、音乐理论、艺术、哲学的书籍,才逐渐摸到门道。他还去了德国等古典乐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旅行、听音乐会,他觉得,大家的音乐素养需要一点一点潜移默化地提高。“我们不应该拒绝‘小白’,反而应该让他们多听、多问、多感受,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才能培养更多人来聆听和了解古典乐,不说成为‘发烧友’,起码也能具备一双‘发现美的耳朵’。”

图说:顾客在挑选菜品

   播放古典音乐后,张惠国收到一些市民反馈:“这个卖场音乐不一样,老嗲的!”这让他欣喜,更惊喜。欣喜在于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肯定,惊喜则是上海市民的艺术修养日渐提高,来来往往的顾客之中,隐藏着千千万万的知音,这让他有了更大的动力。“我提供的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力量,但总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了一些艺术元素,为古典音乐的发展做了一件小小的事情。”接下来,张惠国透露,他准备列一些曲库列表给顾客,开放“点播”服务,让大家自己为自己定制最心仪的“购物背景乐”。(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马上评丨生活艺术家

   看完张惠国的故事,一个字眼冒了出来:生活艺术家。

   大卖场,柴米油盐酱醋茶;音乐厅,巴赫肖邦贝多芬。这位上海爷叔硬生生地把这两者结合在了一起。到卖场是工作,听黑胶是爱好。张惠国又把这两者完美结合在了一起。他从职业中获得快乐,这份快乐又激励他加倍投入工作。尽管身处的岗位不起眼,他却用工匠精神细心琢磨,让寻常的大卖场变得与众不同。

图说:张惠国用匠心把大卖场变得与众不同

   这样良性循环20年,他自己也从普通员工变身“音乐总监”。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音乐总监这个职位不仅存在于交响乐团,存在于剧院,还可以存在于大卖场!一个播放背景音乐的DJ,也能为企业创造百万价值。真可谓开挂人生!

   张惠国没有上过音乐学院,完全是自学成才,但几十年的热爱和钻研,使他的音乐鉴赏力非比寻常。他有一双“音乐的耳朵”,更有一双慧眼,不仅能感受发烧级音响的美,更能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创造美,并把这份美带给大众。正如雕塑家罗丹所说的:“艺术家这个词最广泛的含义,是指那些对自我所从事的职业感到愉快的人。所以,在一切职业中都有许多艺术家。”

   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人人都可成为生活艺术家。(邵宁)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