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夜上海·格调丨飞天秘境知其美,申城共情动人心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沈毓烨     2019-12-18 14:55 | |

申之魅


“心归何处?是敦煌。”这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心声。樊锦诗是上海人,上海与敦煌有着不解之缘,最近,上海又有好几个以敦煌为主题的展览,或以新媒体数字手段,或以画家们的画笔为载体,抒发对敦煌莫高窟1700余年历史的崇敬之情。

图说:近期上海有好几个以敦煌为主题的展览 官方图(下同)


- 数字重现洞窟梦境 -

在豫园商城的文昌街上,有一扇“隐藏”在店铺之间的神秘大门,推开大门,是一道被焕彩灯光点缀,盘旋而上的楼梯,犹如通向神秘世界的时光通道。通道的另一头,便是用VR高科技构建起的敦煌梦境。“敦煌秘境——宋潮VR互动展”从敦煌843个石窟中精心挑选了6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宝窟进行VR技术创作:分别为西魏285窟、隋代晚期390窟、初唐322窟、盛唐103窟、晚唐12窟、十世纪中期61窟。以322窟为例,壁画色彩浓烈,塑像基本保持完好,造像逼真独特,窟内绘制了许多飞天的形象,有歌有舞,也有的在演奏乐器,仿佛畅游于天空之中,为唐代壁画精品。

与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项目的再现理念不同,敦煌为人们熟知的飞天、九色鹿,以及被誉为“敦煌经卷”的敦煌文书等元素,都会通过新技术得以全新呈现。戴上VR护镜后,参观者会看到,壁画与穹顶上布置了许多黄色标记点。VR护镜上的微红外传感器用来捕捉使用者的瞳孔移动,当参观者目视着标记点位时,石壁上的飞天佛像、山水鸟兽都会缓缓朝参观者飞来,最终如同降落在参观者面前。石壁上还会开出一朵朵娇艳的莲花,映衬得“洞窟”内生机勃勃。

整个二楼展区中,设计了一条由光影织就的长廊,通过影像融合技术制作成长21米、宽2.36米的动态巨幅壁画。鹿王本生图、青绿山水、藻井纹饰、十四乐伎佛像等四幅代表性壁画风格图跃然墙上,高科技使敦煌最为经典的“九色鹿”等IP在墙上跃动,似乎要从墙里跳跃而出。

本次展览的创作团队是一支名叫“宋潮”的文创团队,由一群地地道道的“国风青年”组成。2019年6月起在豫园的海上梨园演出的舞台剧《华亭唱宋》,也是由该创作团队制作。“我们设计这个展的初衷就是让每一个走进敦煌秘境展的观展者在戴上VR眼镜后与千年前的古人产生一种共情。”“宋潮”团队的负责人王凯文说。


- “云上”传递东方精神 -

在上海中心52层的朵云书院旗舰店,遇到最高文化空间里的“西遇知美 云上敦煌”公益展,展览旨在用新媒体等数字化方式保护并传承敦煌文化,传递宝贵的东方精神。

“西遇知美·云上敦煌”公益项目的第一季《莫高霞光》,诉说了整个团队驻扎在敦煌鸣沙山脚下,用敦煌莫高窟大泉河的土和鸣沙山的沙,按三沙六土一灰的古法,采用和敦煌壁画墙面完全一样的方式制作成一块块泥板,用一样的矿物颜料以及与唐代壁画一致的绘画风格让敦煌壁画动起来。历时9个月,270个日夜,30个画匠用匠心绘制2000块泥板,凝聚成420秒的《莫高霞光》。

第二季《温柔的脊梁》走进了敦煌研究院的修复师和临摹师。他们用生动的临摹和复原守护着洞窟,他们专注、纯粹,与时间赛跑,尽可能地多保护、多研究、多记录敦煌艺术,赶在岁月无情的消磨前破解古人们通过壁画、雕塑所表达的种种意韵;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的工作变成了时间的记录者,给予古人的杰作新时代的意境。此次展览所展示的三件以敦煌守护者为灵感而创作的精美霓裳和影像资料,更直观地把敦煌精神和敦煌之美传递给更多人。

第三季《榆林之灵》聚焦了榆林窟与讲解员。讲解员生动“同传”,将立体的作品用当代语言再次叙述,替时间说话。展览通过平面设计师,把讲解员的讲述再次“翻译”,将画面从讲解员口中“拓印”,变成这一组你可以随身携带的“移动榆林窟”。

观众能在展览中看到以敦煌为灵感、以《莫高霞光》为基础所创作的一系列相得益彰原创衍生品,希望以这种方式让敦煌与现代设计更好地结合,被更多人所了解并喜爱,所有原创衍生品售卖所得收入都将用于敦煌保护公益项目。


- 笔端演绎心中诗意 -

同样在上海中心大厦,37楼宝库文化中心·珐琅厅里,陈燮君、周加华、张瑞根、赵抗卫四位画家出于对敦煌艺术的无限热爱,分别运用纸上油画、布上油画、纸上固体油画、国画,以自己擅长的绘画方式来演绎他们心目中的诗意的敦煌艺术,60幅作品展现了他们自己对敦煌文化的独特理解,也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时代脉搏。

参展画家之一赵抗卫表示:“敦煌,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是佛教文化的宝藏,古往今来,引无数画家‘折腰’,艺术家对此流连忘返,为此献身。举办本次展览是对于敦煌艺术进行当代体现的一次尝试。”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的汇流之地。宝库文化中心长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本次展览的东道主以及策展人之一,宝库文化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柳费国认为,敦煌洞窟里的塑像为何特殊,因为他们的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宝库文化建立的初心就是将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代代传承并不断发展。

宝库上海中心是一个建在“云端上的博物馆”,除了正在举办画展的“世界最大景泰蓝地面”的珐琅厅,还有“世界最高的室内空中园林”半亩园、宝库匠心馆、存储艺术珍品的上海超大城市地下中心库以及展示交易会员艺术品的平台“宝库汇”。


意无涯


继故宫之后,敦煌也迅速成了另一大传统文化IP。敦煌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立敦煌郡,《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如何让高冷、抽象的历史文化接近更多年轻人,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和流行文化结合,仍然需要一个好的契合点。“敦煌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慈悲、智慧、美,希望用科技的方式展示这些内涵,把它们带到年轻人面前。”前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曾表示,“传统文化是当年的流行文化,现在的流行文化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文化。”


行有迹


   敦煌秘境——宋潮VR互动展

时间:2019年12月14日-2020年3月15日

地址:方浜中路文昌街67号二楼


   “西遇知美 云上敦煌”公益展

时间:2019年12月15日-2020年1月19日

地址:上海中心大厦52层朵云书院旗舰店


   敦煌诗意陈燮君、周加华、张瑞根、赵抗卫

时间:2019年12月10日-2020年1月10日

地点:上海中心大厦37楼宝库文化中心珐琅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