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我在现场 > 正文

瀛奥运·现场丨东京奥运开幕在即,跟着记者去奥运村看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厉苒苒     作者:厉苒苒     编辑:沈毓烨     2021-07-23 13:53 | |

搭乘官方指定的出租车,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前一天,本报记者探营奥运村。

东京的艳阳之下,奥运村门口,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身穿各代表团服装的运动员正三三两两外出搭乘前往训练地的班车。

东京奥运会奥运村位于东京湾的晴海,由23栋14至18层的住宅楼和几栋商业建筑构成,共有5600户公寓,能够容纳12000人。进村探访一圈,记者发现东京奥运村与以往奥运村的许多不同之处。

图说:奥运村中人来人往 特约记者 钱俊 摄


日式风格无所不在


仿佛和式庙宇的层层叠叠,眼前的奥运村核心区域充满了建筑的意象之美。

一衣带水,日本的建筑与中国同源却不同道。全木结构房屋体现了日式建筑所崇尚的观念: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展现出大道至简的风格。

在奥运村核心区域,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原木搭建。层层叠叠的木条有点像玩过的益智游戏叠叠乐,微风拂过,屋檐下悬挂的灯笼轻曳摇摆,还有隐隐约约的风铃声飘过。

图说:奥运村的核心区域,几乎所有建筑都是原木搭建 特约记者 钱俊 摄

原木色的背景衬托出各国运动员制服的五彩艳丽。突然觉得这样简单、单色的建筑反而更能体现出各国运动员不同的风貌。


防疫升级2米警戒


与新闻中心相比,奥运村的防疫措施似乎更严格些。和新闻中心类似,奥运村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都竖立着详细解读如何做好自我防疫的漫画图示板。奥运村村口,有专门设立的发热诊所和密切接触者隔离诊所。发烧的运动员将立刻被送往发热门诊进行检测,3个小时后结果若是阳性,按照症状的轻重程度,或被送往指定酒店隔离,或被送往医院治疗。

图说:夜幕下的奥运村 网络图

与以往奥运村只要现场领票入场不同,本次奥运会,奥运村的探访人数也大大缩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天只能有50名记者进入奥运村进行采访,而且必须事先与奥运村媒体负责人邮件申请。获批后,只能在预定时间前10分钟才能进场。

和以往奥运会相比,这次的混合区面积也缩水一大半。以往的奥运会,记者可以通过申请进入奥运村的公共区域,无论是升旗广场还是商店,甚至公共休闲区域,记者都可以前往探访。而在东京奥运村里,组委会沿路拦出一条长度50米左右的通道,架设围栏。所有选手和记者都必须隔着围栏距离2米说话。

为了保证2米的安全距离,几乎每一组媒体身边都会跟随一名奥运村的工作人员。昨天记者的采访数次被打断——只因为,不知不觉之间,又越过了2米的警戒线。合影?交接物品?题字签名?这些都成为工作人员眼中的违规动作。不少记者只能瞅准时机,如接头一般,与选手快速交接。

村里的人不能出来,村外的人很难进去,奥运村着实就像个“大围城”。(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厉苒苒 东京今日电)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