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人生最大的慰藉。因为这句话,让我的生活打开了另一扇窗。”72岁的屠志鸿不是第一次步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但昨晚他特别激动,因为好友施善年在他的“安利”下,终于愿意坐着轮椅来听了一次音乐会,“希望他和我一样,能在音乐中收获快乐和感动。”
图说:残疾人士走进上交音乐厅 官方图
昨晚,在国际残疾人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迎来了一批特邀嘉宾。上海交响乐团和徐汇区残联共同发出邀请,200多位残疾人士在亲友及志愿者的陪伴下,开启了一次盼望已久的古典音乐之旅。
音乐声起丨提着拐杖跳起舞
音乐在你的人生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面对这个问题,屠志鸿激动得声音都略微颤抖:“我从小就喜欢古典音乐,喜欢歌剧,也爱听帕瓦罗蒂这样的男高音歌唱。如果说之前音乐于我是一种精神享受,那么在遭遇那次变故后,它带来的不仅是享受,更是一种慰藉和支撑。”
近10年前的一次事故,屠志鸿的腿被压伤,从此必须依赖拐杖走路。出行变得不容易,但向往音乐的心依旧,为让自己走出阴霾,屠志鸿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还在老年大学报了美声班学习唱歌。“不知道为什么,听到音乐响起来,就忍不住想跳舞。”说着,他真的提着拐杖跳起了慢三步。
图说:残疾人士志愿者的陪伴下,开启了古典音乐之旅 官方图
家住漕河泾街道的全国自强模范、盲人韩颖,她说:“知道能去上交听音乐会,我立马就报名了。”韩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交响迷:“平时在家闲来没事,也常会用手机放音乐听。但交响乐不一样,那是一定要去现场的,现场感无可替代。”知道今晚的专场是专门给残疾人举办,韩颖感动到:“有种被社会拥抱的感觉。”
暖心服务丨一人配备倆“助理”
其实早在上交音乐厅建造之初,就考虑了不同群体的观演需求。从复兴中路主入口到B1层的两个演出空间,动线上均有缓坡设计,并安排了升降梯。主厅和演艺厅靠近观众入口的区域,设有专属的轮椅座位。除此之外,所有公共区域及后台,配有5间无障碍卫生间可供使用。而在数量有限的停车位中,也特意预留出2个残疾人车位,最大程度地为残疾人士提供观演便利。
然而,音乐厅运营7年来,团长周平发现,这些设施利用率并不高,愿意步入剧场的残疾人士很有限。对此,徐汇区残联副理事长谈燕道出原因:“残疾人出行不太方便,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往往会有各种顾虑。与其产生麻烦,最后想想还是放弃算了。然而他们都渴望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
图说:演出现场 官方图
正是基于这份“知心”,当周平代表上交找到谈燕时,双方一拍即合。为确保嘉宾们观演顺利,区残联的工作人员提前多次来到音乐厅,确认各项无障碍设施,了解服务细节,并给出专业建议。
演出现场,记者看到,凡坐轮椅进场的残疾人士都配备了两位志愿者,一人负责推车,一人负责引导。几乎是从进剧场大门那一刻,一直到在音乐厅里入座,全程陪同。按照防疫要求,志愿者要帮着扫健康码,有的还需要在演出前陪同前往洗手间。搀扶、拎包甚至还负责拍照留影,细致入微的服务暖人暖心。
图说:凡推轮椅进场的残疾人士都配备了两位志愿者 官方图
精神家园丨“小红人”全员上岗
考虑到残疾人士的需求,昨晚演出,不仅中场休息时间延长至20分钟,还特意组织了“1380小红人”提供现场志愿服务。“1380小红人”是上交11月刚刚组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得知乐团要邀请残疾人士前来听音乐会,“小红人”义不容辞,第一时间举手参加。
演出当晚,37名“1380小红人”全员上岗,在实名入场、残疾车引导、取票验票、现场指引等岗位上,力所能及地提供贴心、暖心的服务。“小红人”吕菁是位教师,同时也是交响乐迷:“上交一直是我们乐迷的精神家园,来得多了就跟自己家一样,听说他们需要志愿者,我就来了,想要为同样热爱音乐的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图说:志愿者 为不擅长智能手机的老年观众找健康码 官方图
别看“1380小红人服务队”成立不足一月,但他们中有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能人,既有精通英法两门语言的翻译,也有对古典乐如数家珍的资深乐迷,他们平时每月都会抽时间来参加一到两次志愿服务——为不知道该选哪场音乐会的观众作介绍;为进场后茫然无措的外国乐迷“导航”;也为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观众找健康码。上交音乐厅因为有了这支全能“志愿队”而更添温情。(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记者手记丨共享美好
虽然昨晚上交做了精心准备,但依旧有很多服务并没有被用到。比如,音乐厅为视力障碍人士特别预留专座,让导盲犬可以陪伴在身边一同听音乐会,但并没有人带导盲犬过来;又比如,音乐厅常年都有轮椅可出借,但实际使用率并不高。
在周平看来,要让无障碍设施真正给需要的人以帮助,除了硬件的完善,还需要更主动、细致、周到的服务,以及广泛的普及和引导:“我希望未来有更多残障人士能够走进剧场,走进我们音乐厅,我们愿意做他们的眼睛和拐杖,也欢迎他们来检验我们的无障碍设施使用和服务。”
对特殊人群的关爱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能测出一座城市的温度。剧场大门应该是向每一位喜爱艺术的朋友敞开,不因出行顾虑而错失享受艺术的机会,才是所有人都能共享的美好之城。(朱渊)
>>>相关链接:让所有人感受艺术的光芒
“星星的孩子”登台演奏
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2008年,指挥家曹鹏和女儿曹小夏一起在上海创立了天使知音沙龙,希望能用音乐打开自闭症孩子的耳朵,进而打开他们的心。曹鹏带着自闭症孩子们从最初的打击乐慢慢“摸索”,有的学会了小提琴,有的成了圆号手。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200多名青年志愿者也组成慈善义工队,用手中的乐器为自闭症患儿服务。鲐背之年的曹鹏经常带领天使之音沙龙的孩子们登台,“星星的孩子”的演出常常让全场观众激动落泪。13年来,天使之音沙龙改变了很多孩子和家庭的命运。去年,一位在这里学习音乐12年的自闭症少年考上了大学。
“导盲犬进剧场计划”
2013年10月15日,话剧艺术中心第一次让导盲犬走进剧场,同时也成了国内首家接受导盲犬进入的剧场。从今年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大剧场艺术剧院推出“导盲犬进剧场计划”,在每周日场专设视障人士携导盲犬观剧座席,“热忱欢迎导盲犬带着它们的主人来到剧场,希望为那些还未体验过戏剧的美妙的人群开启一扇新的窗”。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