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街镇报: 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友谊社区今日张江今日真如宣桥之声岳阳家园宜居东明新车墩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14新民晚报App > 夜光杯 > 正文

戴敦邦:我就是个民间艺人

  编的话  今日,由新民晚报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办的“市民读书会”在宝山区图书馆拉开帷幕。作为2016上海市民文化节的重头戏,市民读书会首期嘉宾请来了中国画大家戴敦邦和作家沈嘉禄,为大家讲述“戴敦邦,为老百姓和他们的英雄造像”的故事。上午10时市民读书会启动仪式开始前,宝山图书馆门口就簇拥了不少热爱阅读的市民,当大家看到戴老与沈嘉禄,更是激动地围了上来。历经三年市民文化节的“洗礼”,市民对艺术欣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越来越丰富,因此,今年的活动安排上更加注重引领百姓提升素养、开拓眼界。

  市民读书会首场活动现场,画家戴敦邦和作家沈嘉禄与读者分享艺术创作的幕后故事

       市民读书会启动仪式


  市民读书会首期嘉宾

  戴敦邦:我就是个民间艺人

  王瑜明

  讲座之前,本报和戴敦邦先生作了一场深入对话。“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民间艺人,这辈子过的也是民间艺人的生活。”这是戴敦邦先生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我们的聊天就从“民间艺人”这个称呼开始——

  一 敦煌让我上了次大学

  “很多人不喜欢民间艺人这个称呼,认为民间艺人比较俗,但雅和俗是相辅相成的,俗中有雅,雅中有俗。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个民间艺人。”戴敦邦说,这一切和他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住在弄堂里的戴敦邦从小对民间的东西情有独钟。幼年的他,每天放学后最大的兴趣就是去陆家浜路逛旧货摊,家里没有的东西,旧货摊上统统都有。学校附近的蓬莱市场也是他时常光顾的,市场上说唱的、卖梨膏糖、耍猴的……这一切都让戴敦邦流连忘返,也为戴敦邦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大量养料。

  不可思议的是,少年戴敦邦居然对弄堂口的棺材铺情有独钟。店里的老师傅用金漆在棺材上描绘出各种图案,有花草、动物,还有描绘苏武牧羊或二十四孝里的人物故事场景。别人远远看到棺材一角就很忌讳,避之不及,但戴敦邦却在放学后猫在店里,专心看师傅在棺材上绘画,直到掌灯时分绘画师傅手酸收铺,才离开。棺材铺里的绘画,戴敦邦百看不厌,能“妙笔生花”的老师傅成了当时他心中“最伟大的人”。

  如果说童年生活只是个铺垫,那1979年的敦煌行,让戴敦邦真正爱上了“民间艺人”的称呼。“敦煌行让我上了一次大学,中国的民间艺人非常伟大。”那次,戴敦邦在敦煌呆了不到半个月。当时敦煌的条件不好,戴敦邦不可能像现在的学生拿着大画板临摹,“我们画的都是小速写,画得非常认真,都是趴在地上画。虽然石窟里面没有灯,但只要能看到的东西,我都会认认真真画下来。”这些民俗瑰宝震撼了戴敦邦,他说:“那时候的画工们都没有留下个人的名字,但他们留下了共同的名字——‘民间艺人’。”从那时起,戴敦邦把自己化为了民间艺人中的一员。

  回到上海后,他下定了要多画传统题材作品的决心。戴敦邦曾在连环画中自得其乐,他觉得,画连环画对自己的成长影响很大:“连环画的艺术实践多,一个故事给你,怎么分镜头,怎么调动绘画手段,必须把故事画出来,给作者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

  二 最爱画底层小市民

  真正使戴敦邦在艺术上成熟的,是画中国的古典名著,他说自己最喜欢画的是底层小市民的生活。所以,画《水浒》是最符合他兴趣的。“我没在古代生活过,但它跟现代的底层生活似乎是吻合的,所以我比较有把握。”戴敦邦很小就开始迷恋水浒了,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就曾努力省下饭钱,收集各种有图案和画像的香烟牌子,直至集齐了一套水浒108将的香烟牌子。“文革”期间,他常捡一些白纸的边角料,躲在墙角门后偷偷写生,画的就是水浒。“我生活在底层,《水浒》里描写的东西比较能引起我的共鸣。”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出后,曾有专家认为此剧的一大缺憾是,人物造型不够准确。后来,央视筹拍《水浒》时,张纪中专程到上海找到戴敦邦,希望由他来设计人物形象。张纪中后来在回忆文章中说:“在戴先生寒冷的画室里,我怀着将遭到拒绝的不安心情说明来意,戴先生听罢,沉寂片刻对我说:‘此事必由我来做,没有报酬,我都愿意。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我太爱这部旷世名著了。’”接下来的一年里,戴敦邦推掉一切事务,北京、无锡、上海三地跑,潜心创作了80多幅作品。“我画的就是一幅宋朝风俗图,很多群众角色,依照的就是小时候在各种市场里看到的形象。”当画稿分批送到北京后,张纪中将画稿贴在墙上,剧组成员们无不为之叹服,戴先生准确地画出了每个人物的言行举止,从遴选演员到服装设计和造型化妆都以此为依据。

  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用国画演绎《红楼梦》,这是一件前人从未做过的事。考虑到当时戴先生年事已高,编辑曾和他商量是否选用部分现成的旧稿,但戴敦邦坚持统统另起炉灶,240幅画全部重新来过。“当年完成英文版《红楼梦》插图时,受制于篇幅,只能表现某些局部,很不尽兴。”这次画《红楼梦》时,戴敦邦将上至皇妃国公,下至贩夫走卒都画了出来。为了准确画出各个人物的言行举止,又一次手不释卷地阅读《红楼梦》,反复琢磨。“在我的笔下,《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是一个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我把丫头、小姐都画成小姑娘,有的天真,有的任性,有的则多一些教养。”戴敦邦打趣道,“至于刘姥姥这样的人物,我画起来十分得心应手。”

  在戴敦邦眼里,自己的画风实在、接地气,他最爱画的就是草根人物,这些年,戴先生还创作了《金瓶梅》《聊斋》《西游记》《西厢记》《长恨歌》等40余部大型画册。

今天的活动现场,画家戴敦邦和作家沈嘉禄与小读者们亲切交流


  三 用一只眼睛坚持创作

  2011年10月恰逢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出版社请戴先生为辛亥革命百年画一组人物群像。为了赶在正日子前交稿,戴敦邦闭门不出,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反复阅读相关资料,把历史背景、人物形象都吃透了,才下笔。他画着画着,居然痛哭流涕,为年轻的先烈哭。“林觉民死的时候才二十几岁,他那封《与妻书》,写得多感人啊!”当时,戴先生的眼睛本就已十分不好,画完这一组浸透了心血的人物群像,他永远失去了一只眼睛。不过戴先生一直说:“不能把一只眼睛失明的责任推给辛亥革命那组画,身体上的其他因素也许也是失明的原因之一。”

  戴先生画室的墙上,顶天立地地挂置着戴先生尚未完成的巨幅画作《道德经》,画室的中央,放着一架折叠梯,戴先生每天在梯子上爬上爬下地画画。由于一目失明,另一只眼睛只能看到一部分光,戴先生再也画不了小画,但他仍坚持每天到画室创作,“我要靠手中这支笔,从老百姓看得懂的角度,画出以前只存在于典籍中的那个老子描述的初民社会。”戴敦邦笑着说,“可能真的是一孔之见了。我希望自己还能再画10年,画完《道德经》。”《道德经》涉及到不少人物形象,但戴先生也已无法再上街观察,他的办法是看报纸上的彩图。一张张报纸,被戴敦邦一张一张压在画上,逐一借鉴,这也成为戴先生与画室外喧闹世界的极少联系之一。

  戴先生的画室里,至今都没有安装空调,“冬天?不冷啊!夏天?我也没觉得热啊!电扇?不行的,会吹动画稿的!”也许投入到创作中的戴敦邦,是完全沉浸在画作的世界中,天气的冷暖、外界的评价、世道的浮躁,都不会走进这间画室,他只想着,为后人留下更多经典。

  采访手记:追随传统精髓

  市民读书会旨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大众民俗文化,提升男女老少的阅读乐趣和阅读品位。多年来,戴敦邦这位一直为老百姓和他们的英雄造像的大师级人物,传播的正是最朴素的民俗文化。而他本身,也深知俗世生活的乐趣与智慧。作为首期市民读书会嘉宾,戴敦邦带来了他的《绘事感言:种瓜拾豆录》。在书中,他写道:“每年吾与妻要赶至市区的花鸟市场购买(水仙),水仙头置于水盆内,春节前后总会绽放累累花朵,陪伴着度过那祥和之年。但当花谢过后,要将那大蒜似的叶子弃之于垃圾桶内时总有些依依不舍。”生活中,他是一位性情中人,侍弄水仙花草,邀约五六位退休好友组建“田笙”昆曲研习会……

  戴敦邦谦称自己只是一介“手艺人”,从不自诩为什么“大师”之类的不实名讳,也不承认与任何流派风格有什么瓜葛,只是力求追随传统中华手艺精粹,且又最具能为大众接受的民间庶民艺术。他说,那才是“真正的中华老字号”。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今日热点
更多新闻
发布评论
您还能输入300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

新闻热词榜
  • 数据加载中……
【街谈巷议】开车上班or坐地铁?市民:坐地铁,妈妈再不担心我的车位了 2016-03-24 09:20
聚合
文明交通 畅行申城 文明交通 畅行申城

3月24日上午,上海正式拉开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的帷幕。此... [详情]

网友热议消费维权:315绝不只是一场“晚会” 网友热议消费维权:315绝不只是一场“晚会”

比起“运动式维权”,更重要的是维权常态化,“天天3·15才是真的... [详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民地铁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友情链接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