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街镇报: 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友谊社区今日张江今日真如宣桥之声岳阳家园宜居东明新车墩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正文

忆新闻史学家宁树藩教授

  小编的话 3月6日,我国著名新闻史学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宁树藩因病逝世,享年九十六岁。本文作者高冠钢,复旦新闻系培养出的上海首位新闻学博士,回忆与恩师相处的点滴,难免伤怀。

  

  (新闻史学家 宁树藩先生)

  忆恩师宁树藩先生

  高冠钢

  去年十月我从旧金山回来时,晨云陪我到ICU病房去看望宁老师。那个时候我呼唤宁老师,可能他已经听不到我的声音了。我虽然从那个时候开始已经有思想准备了,但是当听闻宁老师离开了我们,心里还是非常的沉痛。

  这几天,心里面不断地在翻腾和宁老师在一起的每时每刻。1981年,当我还在读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宁老师向我们77届开了一门中国近代报刊史研究,那是我第一次聆听宁老师的讲课。本来我以为报刊史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课程,但是当宁老师走进教室,走上讲台,他的讲课充满了激情,从此以后就把我带到了新闻史研究的领域。从那堂课以后,我就找宁老师说:“我大学毕业要写毕业论文,您能不能做我的指导老师?”宁老师满口答应。随后,就在那一年,宁老师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生。当时我没有考虑一下就马上报了宁老师的硕士生。后来,武伟和我成了宁老师的第一届硕士生。跟着宁老师,苦学了三年,研究了三年中国近现代新闻事业史。

  (宁树藩先生的部分编著著作)

  当我硕士毕业那年,我国教育部第一次批准了人大新闻系和复旦新闻系两个新闻学博士点,批准了王中老师和甘惜分教授作为最早的博士生导师。那个时候我跟武伟,很想继续留在复旦学习,很想继续跟着宁老师、跟着王中先生继续做研究。所以我们两个人又继续报考了王中先生的博士生。当年,王中先生已经七十岁了。大家知道,王中先生一生非常坎坷,大家去查阅过去二十几年来的新闻学刊物,充满了对他的大批判的文章。所以,那年他虽然只比宁老师年长六岁,但是身体各方面已经年迈体弱。所以新闻系当初就请了宁老师作为我们的副导师,这三年实际上是宁老师主要在带领我们。

  我觉得我一生最幸运的就是有机会进入复旦大学,进入新闻系,更有机会跟着像宁老师、王中先生这样的导师,认认真真做学问,扎扎实实地做人。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宁老师跟我讲述他的一生时提到,他真正开始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中扎扎实实研究中国新闻史,是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当时的宁老师已经过了六十岁了,用现在来看,那个时候已经是将近退休的年龄。我回顾一下,宁老师一生的主要学术成果,是六十岁以后从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初开始的这三十几年里,在新闻学研究领域里面辛勤地耕耘所得到的。宁老师曾对我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我们国家从一个错误的航道里走出来,我会一事无成。所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不只是对我们国家,对我们每一个学者,对每一个学科,都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2015年,宁树藩手捧第二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教育良师奖”奖状)

  其次我觉得宁老师对新闻学、新闻史的研究作出了那么重大的贡献,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宁老师一直非常注重史料的发掘、整理和考证。他常常和我们讲,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那就是言必有据。每写一篇文章,每写一本书,每讲一句话,都要有出处,绝不能信口开河。

  我记得很清楚我在做研究生的时候,在上海除了在新闻学系资料室有非常丰富的资料之外,徐家汇藏书楼是当时上海主要的一个收藏报纸和刊物的地方,我和武伟两个人常去那里。徐家汇藏书楼和复旦正好在市区的东西两个角落,我还记得每次我们要坐55路公共汽车换26路再到那边查阅资料,单程就要一个多小时。那个时候,宁老师一有空就和我们一起去。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宁老师与我们一起去的时候,我们两个人有一个照看宁老师,另一个人就上车去抢座位,能够让宁老师有个座位,能够让他一路上休息。宁老师就是这样在几十年间辛勤地发掘,对每一个资料认真地考证,其辛苦程度对没有搞过新闻史研究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另外,从我和宁老师朝夕相处之中,我觉得宁老师学术上巨大的成就跟他的为人是密不可分的。我和宁老师师生情谊三十几年,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宁老师对生活上有任何一点的抱怨,他的生活是最简单的生活,他只要日有三餐、夜有一宿就足够了。其他时间全部在研究新闻学,全部在研究新闻史。同时他也非常淡泊名利,从来不为了人事关系、为了名和利跟任何人去争。所以,他也从来不会被各种复杂的人事关系所困惑,从来都是非常乐观开朗。只要有年轻人向他求教,哪怕是不认识的人送来书稿给他看,他就一定会认真地看,看完以后,他喜欢的,他会花几天时间去为人家作序,哪怕这个人是他从来没见过一面的。

  最后我想说,宁老师非常幸运的是背后有一个全力支持他的温暖家庭。有这样的家庭对宁老师的全力以赴的支持,宁老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潜心做学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记得去年年初我去看望宁老师,他还和我谈笑风生,还在和我讲他的地方新闻史最后的出版的事情。宁老师在生命的最后三十几年里,作出了那么多的学术成果,写了那么多的书,培养了那么多的学生,我觉得宁老师真的是可以安息了!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今日热点
更多新闻
发布评论
您还能输入300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

新闻热词榜
  • 数据加载中……
【街谈巷议】沪牌标书成“网红” 市民:排队再长也得买! 2016-04-14 09:00
聚合
中国梦▪申城美 中国梦▪申城美

“中国梦·申城美”2016年度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拉开帷幕,让这群优... [详情]

网友热议消费维权:315绝不只是一场“晚会” 网友热议消费维权:315绝不只是一场“晚会”

比起“运动式维权”,更重要的是维权常态化,“天天3·15才是真的... [详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民地铁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友情链接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