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8万吨筒仓探索改造型再利用 主办方供图
坐落在浦东新区黄浦江滨江的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曾是亚洲最大的粮仓,由于历史原因,多年废弃不用,沉寂多时。如今由著名建筑师柳亦春亲自操刀改造,即将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的身份于10月15日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8万吨筒仓改造将焕发艺术活力
民生码头,曾经的上海港散粮、散糖装卸专业码头。坐落其中的8万吨筒仓,曾经是亚洲最大的粮仓,“远东第一流”的仓储建筑,是民生码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产。随着黄浦江岸线产业转型、工业外迁而退出了历史舞台,8万吨筒仓也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褪去它原有的仓储功能。 虽然建成时间只有短短的22年,却作为不会再出现的建筑空间类型而具有历史遗产的保护价值,是重要的工业遗产。
随着浦江两岸贯通而焕发新生,8万吨筒仓也将以此为契机,完成第一期的改造工程,在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后免费对公众开放,使公众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它,感受别样的工业力量和艺术氛围。建筑师柳亦春介绍道:8万吨筒仓是在“改造性再利用”原则下的一次积极尝试。对待工业遗产的修缮和保护,更应在延续和保护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基础上,使其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为持续三个月的临时性展览,作为本次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筒仓建筑的底层和顶层是主要的展览空间。为满足大人流量的交通需求,筒仓内设4部疏散楼梯,筒仓与辅楼缝隙中增设中庭与自动扶梯,除此之外,外挂一组自动扶梯,将三层的人流直接引至顶层展厅。
图说:从杨浦滨江看向江对面,筒仓改造正在进行中 主办方供图
民生艺术码头将成公共艺术空间
未来8万吨筒仓后续改造将聚焦三个关键词:艺术、日常、事件,使艺术最终为日常生活服务,通过事件吸引人们来到这里,进而参与其中的公共活动中去。同时,随着从江边直上筒仓三层的粮食传送带被改造为自动人行坡道,一个从江边可以直接上至筒仓顶层的公共通廊得以建立,这个壮观的公共空间将成为浦东滨江贯通和民生码头空间更新项目之间的重要纽带。
未来的民生码头地区将不断推进工业遗存的保护性开发,在充分挖掘和展示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结合地区更新,构建一个以艺术展览、艺术品展示交易、文化演艺、创意设计、精品酒店等为主导功能的公共活动区域,形成具有地带性特征和引领区域文化的综合体项目。
据悉,8万吨筒仓将容纳2017空间艺术季规模庞大的展示内容,包括四大主题展和十二个特展共约200个展项。四大主题展集中在筒仓一楼展出,预计每个筒仓下方大约有100平方米空间用于陈列1至2位艺术家的作品;十二个特展主要分布在辅楼,汇集了中外众多建筑事务所的城市、建筑、空间探索。在筒仓顶层空间,展出内容将着重凸显上海元素,主题包括上海城事、城市微更新、两岸贯通实践等。
本报记者 杨玉红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