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打响四大品牌 | 夜夜夜,耶耶耶!夜归人的留言:阿拉上海22时后更精彩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钰芸     作者:张钰芸     编辑:钱文婷     2018-06-20 09:50 | |

VCG41617561658.jpg

来源/视觉中国

  晚上十点以后去哪里?路边撸串,酒吧喝酒,还是KTV里唱歌?除了这些常规的夜生活场所,还有哪些既有情怀又有文化的地方,增加“夜上海”的吸引力?

  昨天,以“24小时不间断营业”为卖点的阿拉城正式开幕,从餐饮、茶馆到健身、美容,多种体验业态在夜间22时后继续营业,“深夜模式”能否叫好又叫座?

  多种体验业态取代传统零售

  超大屏幕加异国美食,点燃火热足球夜;三街二巷绿意盎然,打造海派弄堂风情;餐饮美食、文娱生活、体验零售等多种业态成为“主力军”,为24小时营业埋下伏笔。昨天开幕的阿拉城不同于传统商场,除了异国风情的餐厅酒吧里可以买到当地的特色商品,整个商场几乎没有服饰鞋帽等传统零售业态,而这一布局正是为了打造一条向空中延伸的、24小时营业的“特色街”。

  阿拉城采用ART DECO建筑风格,是一座开放式的情景休闲街区,用连续的人行道把各个空间连接起来。“ART DECO建筑风格讲究对称和线条,再结合上海石库门的建筑特点。”作为阿拉城的投资管理方,上海老外街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武才表示,弄堂、阳台、水磨石地板和手工绘制的玻璃,是阿拉城里最鲜明的海派元素,其中弄堂和阳台更是夜间消费的必备条件。

m_5b290ba3bf280.jpeg

图说:闵行阿拉城,小龙虾和夏天最配  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下同)

  “附近的大型购物中心在22时后就关门了,但根据我们的调研,周边人群夜间消费的需求很强烈。”张武才告诉记者,阿拉城周边3公里范围内拥有30万人口,有着成熟的高消费国际化人口,他们对品质消费、夜间消费都有需求。

  “我们会提供24小时物业服务,鼓励商家延长营业时间,打造24小时不间断营业的商业体。”他表示,阿拉城早在规划、建设及招商时就考虑一早一晚两头经营。具体来说,除了传统的午市、晚市,阿拉城的上午将在三街两巷中形成跳蚤市场的氛围,夜间则是酒吧、夜店的黄金时间,而来自于老外街的多年经验,更让其在前期设计中就为70%的商铺提供了阳台、沿街面等外摆空间,为夜间消费提供硬件条件。“我们还计划开设阿拉观光夜市,再加上泰式按摩、茶馆、健身、舞蹈、美容等生活服务配套延长营业时间,满足夜归白领的消费需求。”

  夜间消费能否成为“城市名片”?

  去年,上海正式启动“打造具有国际消费城市特征的夜市模式”,力争推出4至5个能体现国际大都市美食文化水准、展示民俗风情且满足海内外游客多元消费需求的“地标型夜市”。吴江路、老外街、新天地等街区已经吸引了一批“夜归人”,但相对于上海的人口和消费力来说,数量不够多,业态也不够多元。

m_5b290babac1cb.jpeg

图说:喜欢的球队进球时,球迷热情欢呼

  去年4月起,上海部分地铁线路在周末及节假日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延长运营60分钟,到今年年底,上海中心城区地铁运营时间将过午夜零时。随后一批商场宣布延长营业时间,从22时关门变为23时、24时关门。但记者发现,如果只是简单地延长营业时间,夜间消费并不会因此起蓬头。特别是盒子式的商场和购物中心,21时、22时后仍旧空空荡荡。

  “不是延长营业时间就是夜间消费,而是要提供更丰富的特色业态,给消费者一个晚上不宅在家里的理由。”业内专家表示,追求品质生活又需要休闲减压的白领、年轻消费群、夜游族和老外,是夜间消费的主力军,但大排档显然不能满足其需求,酒吧也显得单一,在特色餐饮之外,书店、茶馆、游戏厅、影院乃至于美容美发、健身运动等业态都可以做成24小时,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段的需求。同时这些业态也能互相导流,最终形成夜间消费的“朋友圈”。

m_5b290b9e7fd7b.jpeg

图说:越夜越精彩的阿拉城

  此外,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届时海内外客商在白天工作之后,如何“玩转夜上海”,也是展会配套服务的重点之一。如何把“夜上海”打造成一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值得继续探索。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