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法谭 > 正文

买13万条个人信息刷“外卖首单”?解决了“吃饭问题”却被判刑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袁玮     作者:袁玮     编辑:吕倩雯     2018-04-17 17:23 | |

新民晚报讯 (通讯员 王夏迎 记者 袁玮)今天,长宁法院审结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被告人罗某从网络上购买了13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将其中部分用于盗刷“外卖首单”,情节特别严重,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3000元,作案工具(笔记本电脑一台)予以没收。据罗某交代,他的“刷首单”行为主要是为了获取优惠,而优惠基本都用于在“饿了吗”平台点外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被告人罗某是一名餐厅外卖员,因此对于外卖平台运作方式较为熟悉。他了解到“外卖首单”有优惠,可以在实际价格上减免大致16元左右。由于一个手机号只能使用一次“外卖首单”,为了获得更多优惠,罗某动起了歪脑筋。他加入一些QQ群,在其中购买虚拟手机号码与验证码,用于注册新账号。随后,为找到新的支付方式,他购买了支付宝小号或QQ小号,以避免注册新号填写信息、手机验证的繁琐。这些小号中,有些是未经实名认证的,不能用于支付。为了认证,罗某又购买了一份包括13万余条公民身份证信息的文档,利用其中的公民姓名和身份证号完成实名认证。据民警随机抽样检测,文档中的公民个人信息准确率为96%。

据罗某交代,2017年9月至10月期间,他共采取这样的方式刷了40单左右。2017年12月12日,罗某在宝山区的一家网吧内被警方抓获。警方在罗某的暂住处查获笔记本电脑等物品,经电子数据检验,在电脑硬盘中获取了以上数据证据。

长宁法院认为,罗某的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且系情节特别严重。但由于罗某到案后能自愿认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依法从轻处罚,故结合本案的犯罪情节、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被告人的悔罪表现,对罗某适用前述处罚。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