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互动 > 正文

读者·作者·编者 | 最爱不过脚下土地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简平     编辑:吴南瑶     2017-07-22 11:39 | |

一位家住浦东的读者说:“因为晚报的文章,喜欢上了还未曾去走过的这些充满故事的马路。”

  读者·作者·编者 | 最爱不过脚下土地

  简平

  没想到,我写的《游走在广灵路一带》这篇文章在“夜光杯”上发表后,引发了不少读者共鸣,他们写信、打电话到报社,还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里写下令我动容的纯朴而热情的留言。

  说起来,广灵路一带在整个上海的地图中并不显眼,这片位于虹口北部的区域似乎习惯了默默无闻,但是,凡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无论岁月怎样变迁流转,在他们的心目中,这是一方永恒的故土。已迁居北京数十年的一位读者说,真想回到那里再认认真真地走一遍。而现在澳大利亚悉尼定居的钱先生说,50年前,为了接纳刚刚建成的工人新村里的孩子上学,那里办起了一所临时初中,学校的名字就叫“棚棚中学”,他就是这所临时学校一个大班里56个学生中的一位,虽然那是一所简陋的学校,但他就是从那里开启他的青春时代的。我不由得想起德国天才诗人诺瓦利斯对哲学的理解:哲学就是一种乡愁,是一种在任何地方都要想回家的冲动。是的,就像那位自1984年入伍起便一直没有离开过此地的海军老兵读者所说:“这里是我军旅生涯的第一故乡。”

  有意思的是,由于我在文章中写到广灵路一带只有广灵一路、二路和四路,却没有广灵三路,因此,许多读者以自己的记忆来重新建构这条马路。有人说,原先友谊二村和友谊三村之间是有条路的,路的一边是海军大院,另一边是民用住房,所以若按顺序就是广灵三路,只是这条路太不起眼了,结果连路牌都没有竖。还有人说,广灵二路那家邮局的西边以前有条小马路,路牌上是写着广灵三路的,后来那里盖起了楼房,所以路也就没有了。也有人这样说,其实这条路现今都在,只是被围进了上海财经大学,成了这所大学里的一条路了。我想,不管他们的记忆是否准确,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便是他们对这一带所发生的变化投以了最为热诚的关注,因为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太多的脚印,他们无法改变地爱着这里。

  读者们的回忆将我一次次地带进遥远的过往,使我对广灵路这一带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事实上,这里是上海最早开建的集中型工人新村之一,友谊新村、洛阳新村、商业新村、机建新村、石油新村、广灵新村……比比皆是,展现了当年工人扬眉吐气,安居乐业,建设新生活的美好格局。因为我在文章中写到了今天广灵二路上豪气万丈的海军体工队,一位名叫李强的读者说,当年这条路还是煤渣路,也没有海军体工队,大家管那里叫“联校”,是中国和苏联海军联合军事学校的所在地,如今我国海军日益强大,可不会忘记在煤渣路上写下的发展史的开篇。同样的,由于我在文章中写了广灵四路上那座用硕大的英文字母浇铸护栏的富有创意的水泥桥,一位名叫贝贝的读者回忆道,以前广灵二路的东头有座屈家桥,那是一座木桥,桥面用一格一格的木板铺成,木板之间留有不小的缝隙,看得见桥下缓缓流动的河水,所以踏在上面颇有些水中行走的感觉。想来,早先的桥也是蛮有风格的。

  前几天,我又去广灵路一带游走了一番,在广灵二路西段,我看到几个穿着海魂衫的年轻人。无领,短袖,白色和蓝色相间的条纹,令人联想起浩渺大海一波波涌来的浪潮。那几个年轻人步履轻快地走着,意气奋发,帅气十足。我想,这就是只属于广灵路这一带的时尚了,无与伦比。让我高兴的是,一位家住浦东的读者说:“因为晚报的文章,喜欢上了还未曾去走过的这些充满故事的马路。”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