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纪实 > 正文

“来来往往东京展”让海派艺术走出去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詹皓     编辑:王瑜明     2018-03-20 15:58 | |

“侬好呀,侬好呀!”上海话打招呼声频频响起在东京市中心森大厦一楼的中国文化中心展厅,3月12日,“来来往往——东京海派书画院、上海书画院作品交流展”在这里开幕,几十幅上海书画院的画师作品和旅日上海籍画家的作品济济一堂,共度美好时光。“难得,大家在开幕式上都能用上海话交流。”一位在东京生活了几十年的上海籍画家由衷地感叹。这话,他只说对了一半,将近100年前,海派书画最重要的推广人、大实业家王一亭带领海派书画家多次赴日本展览,迈出了海派艺术国际化的开拓性步伐。时隔多年之后,海派书画再次集体走进日本,续写百年艺术之缘,而且,生活在东京的海派书画家们的人生故事,本身就记载了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上海发生的巨大变化。

(画展海报)

异邦乡音催生出一个书画院

东京海派书画院,听起来还有点陌生的名字,它的由来,既是乘兴之举,又是水到渠成。

一年多前,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乐震文在东京与一批旅日“画图朋友”聚会,相仿的年纪、亲切的乡音、共同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历练,那一晚,酒至酣畅,旅日书法家郭同庆先生和乐震文、张弛夫妇共同倡议,在东京成立个海派书画院,大家今后可以多加来往,共同切磋提高。此议一出,座中诸位同声附和。

2017年12月16日,《来来往往——上海东京两地书画作品交流展》首先在上海博源美术馆开幕,3个月后,两地的书画家作品又在东京相聚,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谈及百年来海派艺术走进日本的进程时,主办方之一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丁一鸣表示,上世纪初,吴昌硕、弘一法师、关良、钱瘦铁等在日本播下了艺术的火种,并由他们的后裔、学生发扬光大至今,上海书画院与东京海派书画院互相契合,通过展览,传播、普及优秀的中国传统艺术,而且,今年恰逢中日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展览因此而更有意义。

(丁一鸣现场挥毫)

嘉宾云集见证两地画家接力挥毫

“来来往往东京展”的开幕式盛况空前,来自日本华侨界、水墨画界、商界、新闻界的嘉宾云集,其中有华人华侨联合总会会长廖雅彦、东京华侨总会会长林斯福、现代水墨画协会理事长根岸嘉一郎、全日本水墨画协会副会长铃木昇岳、日本水墨画作家连発起人、藤崎千云,艺术新闻社编集长石山知明、世界华人摄影家联盟副主席冯学敏、日本水墨艺术协会会长王子江、亚洲周刊东京支局长、凤凰卫视、深圳卫视新闻评论员毛峰,日本上海总商会准备委员会总代表桂未牧、日本二胡振兴会协理事长武乐群、大阪艺术大学艺术学博士李辛教授等。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部参赞陈诤在开幕式上表示,东京海派书画院成立一年多以来,以传承海派传统,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同时又积极致力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衷心期待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开展,推动中日两国关系不断加强。

东京海派书画院院长沈和年在开幕式上说,有幸直接受到海派前辈指导的我们这一代,随改革开放的契机走出了国门,30年之久的扶桑学习创业、吸收借鉴,在与形形色色的艺术“遭遇”中,海派先辈的气派人品、学养教诲,是旅日上海画家固本寻源的精神砥柱。纵观海派百余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风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古为徒”、光大传统的艺术宗旨,容纳百川、包罗万象的艺术精神一直没变。

(旅日画家张弛在富士山下写生)

来自东京、上海两地的书画家以艺会友,并在现场共同创作了一幅水墨作品《福寿迎春图》。不少旅日上海画家的学生和粉丝们都赶来观摩中华书画绝技,他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这接力挥毫的场面。旅日上海画家张弛的韩国学生金静鹏也专程来到了东京看画展。她说,自己是到东京来留学时,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张弛老师的作品和介绍,张老师笔下神奇的水墨风格让她心动不已。金静鹏后来辗转找到张弛,终于实现了拜师学习中国书画的梦想。听说老师要来东京参加海派书画展,金静鹏早早地预定了一年有效期的机票,随时准备飞到东京来与老师相会。

(两地画家合作一幅作品)

两幅画家合影叠合出百年艺术缘

海派书画与日本文化结缘只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朵浪花。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对日本影响深远,最早可上溯至公元前五世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避乱的江南人东迁日本,推动日本进入了农耕社会;公元八世纪,中国唐代文化大量传入日本,持续了263年的遣唐使制度,在城市规划、寺庙建筑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对日本造成了深远影响,最著名的当属中国高僧鉴真东渡,传播文化,对于奈良时代的日本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日本镰仓时代与中国宋代交流繁盛,中国哲学思想在日本广泛传播,深入人心;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渐渐觉醒,开始向日本派遣大量留学生,新的思想文化大量传播回中国。

与此同时,以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书画的创新精神,却极大地震撼了日本艺术界。在吴昌硕好友、大实业家王一亭的大力助推下,吴昌硕生平第一个画展,就是在上海的日本高级会所六一园里举办的。从1921年开始,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连续举办五届,展览深入东京、大阪等地,轰动一时。1923年在东京高岛屋美术馆为吴昌硕举办的个人画展,日本绘画界、篆刻界的泰斗、大师们竞相前往追捧,东瀛劲刮“吴风”,即便价格不菲,定件还是如雪片般飞舞,那段时间,吴昌硕沉淀在日本的作品约有2500件。直至40年前,吴昌硕一幅四尺的作品在日本售价相当于工薪族十年的收入。

(画展现场)

虽然影响甚巨,但终其一生,吴昌硕先生没有到过日本。不过今年的“来来往往东京展”上,吴昌硕先生重孙吴超、吴越的作品赫然在列,而且他们早已是日本艺坛的常客,海派艺术不但得以薪传,海派艺术与日本的良缘,也就此接续了下去。

上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大地震后,王一亭曾来到东京,在上野的松坂屋举行交流展。此次“来来往往东京展”特意选取了当时的老照片,制作了展览主题背景板。背景板上还印着东京海派书画院成立时的画家合影,两幅合影跨度近百年,前后叠合出了海派艺术在海外传播的因缘故事。

(乐震文在现场挥毫)

画家版的“上海人在东京”

生活在东京的上海画家,每个人都是一幕“上海人在东京”的曲折故事,而水墨画在日本,也有一番不寻常的遭际。

近百年前,吴昌硕的书画到日本,恰合日本人的胃口,吴昌硕是文人画,日语中叫“南画”。当时西洋画已进入日本,但很多传统的日本人还是迷恋南画,因此吴昌硕在日本广受欢迎。但是后来,南画慢慢地退出艺术教育,南画就此衰落了。如今的日本,水墨画还有延续,是因为中国画家的传播。

上世纪80年代就曾到日本传播中国水墨的乐震文先生说,日本的水墨画,一度有很大问题,但在这几十年里能有今天的面貌,其实与中国画家有很大关系。中国人给了他们很多有关于水墨绘画的概念和理解,包括宋元、明清以及笔墨等。

更好地传播中国水墨,这是东京海派书画院成立的大背景,也是旅日海派书画家的共同使命和人生大背景。

(画展现场)

乐震文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大兴收藏之风,老一代的日本富商、藏家还是很迷恋中国水墨,因此,一度在日本高级百货公司频频举办的中国传统艺术展,每每都会吸引大量日本观众和收藏者,乐震文和太太张弛都是在那样的背景下应邀来到日本的。

在东京生活了30多年的王志伦,是这一批旅日上海书画家里比较“滋润”的。王志伦年轻时曾拜大篆刻家陈巨来和书法家胡问遂为师,也和朱屺瞻先生是邻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赴日留学的他,只打了三天的工,就再也忍受不了苛刻的工作环境,执意要用自己的艺术所长,在日本立足。幸运的是,很快,在日本兴起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购藏之风,王志伦每次应邀去百货公司举办的中国传统艺术展上献艺,现场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回顾在日本的艺术生涯,王志伦颇有点自豪地说,我在日本刻过的印章,可以用卡车来装。

(来来往往展画家合影)

旅日上海画家折射出的时代意义

30多年前到日本来的上海画家,虽然赶上了泡沫年代人们对艺术收藏的疯狂,但好景不长,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就开始进入漫长的衰退期,能靠卖画谋生的上海画家也越来越少了。后来,这些旅日上海书画家,有的在商务楼内租场地开水墨、书道教室,继续在异邦传播中华文化;有的来往于中日之间,嫁接两地艺术之长,继续用笔墨服务于社会;有的,则早早地在东京购置了不动产,或做起了生意,日子也过得安稳;有的人在日本进入了与艺术相关的公司,从事艺术商务,往来于中日两地,继续推广中国文化;还有的人,则幸运地进入了日本的大学里担任讲师、教授,他们向日本学生传授着中国文化,颇为自豪。

就职于日本著名的艺术品复制企业二玄社上海人方亚平,长期担任二玄社的海外推广,他说,二玄社是日本乃至全球著名的中国书画复制品企业,能在日本为祖国的传统文化精华做推广,感到无上荣幸。

文学博士陈达明目前担任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研究员,他在学院里为学生讲授中国书法。课余,他也深入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尤其是海派艺术与日本的交流史。他指出,海派艺术与日本的交流史研究上还有不少空白点,比如海派著名书画家钱瘦铁与日本的艺术关系就很少有人提及。

(画展现场)

陈达明表示,钱瘦铁是海派书画继吴昌硕之后,又一位在日本引起轰动效应的人物,日本画坛巨匠桥本关雪一看见钱瘦铁的作品,就给予极高评价,钱瘦铁应邀赴日访问,受到了日本文学艺术界的极大欢迎。此后十多年里,钱瘦铁来往于中日之间,交流频繁。1937年钱瘦铁为帮助好友郭沫若回国而被日本军国主义政权抓入监狱,在日本画家们的奔走帮助下,钱瘦铁在狱中居然还拥有了自己书画室,能继续从事创作。陈达明表示,当今很多人只知道钱瘦铁是海派书画家,并不知道钱瘦铁其实书画印三绝,由于他的印章大部分都留在日本,所以研究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对海派前贤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乐震文表示,通过海派艺术在中日之间的来来往往,回顾这30多年上海画家的旅日生涯,会发现其实这一代上海人身上折射出巨大的时代意义,在历史的大背景、大机遇下,我们感到很幸运,因此也应该更努力地回报社会。(詹皓)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