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纪实 > 正文

“正常人”沈善增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沈嘉禄     编辑:吴南瑶     2018-03-27 16:23 | |

近几年来,他还撰文主张“崇德说”,希望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净化心灵、抵抗不良欲念的智慧,汲取社会前行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但是他对自己的身体却不大注意。

《正常人》是沈善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着力、最满意的一部作品。他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上海这座城市文化密码的解读,都写了进去。当时我写过一篇书评,十五年后的2007年再版,我又写了书评,但总觉得自己写得还不够到位,主要是对沈善增这个人的认识还不足,虽然我们结交已有三十余年了。

或许有人会不服气:我不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吗?但请你扪心自问,你敢说你真的连一件不正常的事都没有做过吗?当然,倘若一个人迫于大环境,迫于某种“你懂的”规矩,做了一点违背祖训、违背公序良俗、违背自己处世原则的事,事后又相当羞愧,思想包袱很重,我觉得只要他没有触犯法律,本质上还是一个好人。说到底,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努力保持正常,但实际上还不能完全做到正常的好人构成的。这样的世界才精彩,戏码也足。可惜我们缺少拷问灵魂的勇气。沈善增在《正常人》中勇敢地拷问自己,这部作品的最大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作者通过‘我’的视角以散点透视的方式观察特定历史阶段的人文景观,反映出非正常年代,市民阶层努力维持传统道德而在现实中处处碰壁的尴尬情景以及坚守心灵家园的挣扎与苦闷。整部小说就是‘我’的成长史,是成人化与社会化的曲折过程,是痛苦的冠礼,也是从非‘正常人’异化为‘正常人’的过程,即世俗化、屈从环境的过程。”我在书评这样写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作家协会举办过两期青创会小说创作学习班,身为上海作协专业作家的沈善增责无旁贷地担纲带课老师,大家戏称他为“沈教头”。这两期学习班又被戏称为“黄浦一期”和“黄浦二期”,一期中的佼佼者有孙甘露、金宇澄、殷慧芬、阮海彪、程小莹等,二期中的出挑者有张旻、朱耀华、徐策、陆棣等,我也是“黄浦二期”的。文学创作大概是不可教的,但这个全脱产的创作学习班,为业余写作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极佳形式。沈善增请来不少大咖来讲课,我记得有陈思和、蔡翔、陈村、余秋雨、瞿世镜等,最后半个月就拉到外地,圈起来搞创作,每个学员都迫于沈教头的压力交出了好几个作品。沈善增提出的口号是:“找感觉、要真诚、反奶油”。这九个字直白而中肯,在思想解放与文学复苏的大环境中、特别是现代主义在中国初露锋芒的态势中很有启发性,很接地气,也使像我这样的文学爱好者避免了走弯路,我认为这九个字放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学员写了好作品,沈善增还非常用力地向有全国影响的杂志推荐,作品发表后引起较大影响,他就比自己的作品得奖还高兴。茹志鹃老师曾对沈善增说:“你带出了两届学员,他们现在都成了上海文坛的中坚力量,你功德无量啊。”学习班结束后,他如释其重,就写了《正常人》。后来他还写过不少作品,文化论著《上海人》,学术专著《还吾庄子》《还吾老子》《老子走近青年》《孔子原来这么说》《心经摸象》《坛经摸象》等,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心理门诊与魔鬼》也十分精彩,他将封面交给我这个外行设计,当时还没有电脑,我是用鸭嘴笔生生地画出来的,还用了达利的一幅画,可惜后来文艺出版社没有采用我的设计稿。

除了写作,沈善增还热衷于打太极拳,鲁迅公园是他的主场,几乎天天与拳友切磋,他还用自学的气功为别人治病,确实也治好了不少人。我本人有头痛顽疾,他多次给我发功,可是我反应不敏感,但我太太的肘部疼痛真给他治好了。文学圈的不少朋友都被他发过功,成功与失败参半。为此他还写了一本长篇纪实作品《我的气功纪实》。他的书法也是极有个性的,在工人文化宫办过个人书法展,有一年多伦路上的左联纪念馆请他写字,《左联赋》一挥而成,纪念馆给他报酬,他坚决不收:“能为左联写字是我的莫大荣幸,还谈什么钱呢!”近几年来,他还撰文主张“崇德说”,希望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净化心灵、抵抗不良欲念的智慧,汲取社会前行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但是他对自己的身体却不大注意,有好几次险遭不测,总认为靠自身的力量能够渡过一切难关,没想到病魔已经向他发出了更为险恶的偷袭。先是视力严重下降,在电脑上写文章,字体必须放大到最大号,而且写好一个字要凑上去看一下,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今年春节前,微信朋友圈里不见他发表诗作了,我很疑惑,心想也许是太累太忙的缘故吧,春节期间发给他的祝福也没有回应,心里也没朝坏的方面去想。不料一个月前接到他太太小秦的电话,才知道他因糖尿病并发多种疾病被送到市十医院抢救,在急诊病房已经住了半个月。我去探望他时,情况似有好转,但他躺在床上不愿多说话,语言似有障碍,视力明显衰退。早几年他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后,不肯吃药。他嗜肉,二十年前还向人夸耀一顿可以吃一只红烧蹄髈,我估计他在得病后的饮食也不设忌口吧,所以长期来内部器官一直处于受损状态。我跟他说出院后一定要吃药了,他反应也不积极。今天一早,小秦打来电话:沈善增因糖尿病并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于凌晨3点05分去世,终年68岁。

我愕然。那天在病床边说好了的,等他出院后我再要去探望他的。想不到半夜他一个翻身,心脏就支撑不住了。

王蒙当年在匆匆读了《正常人》的其中章节后在上海衡山宾馆约谈沈善增,除了肯定与嘉勉,还非常赞同小说的结尾:“一个不成熟的人,认为自己能改变一切。一个成熟的人,认为时间会改变一切。还有什么可说的?那就不说了吧。”(沈嘉禄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