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光催化让“水泥森林”变绿色森林 华理团队研究成果解决“装修毒气”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编辑:任天宝     2018-04-09 18:11 | |

微信图片_20180409174054.jpg

来源/视觉中国

  新房装修后,“晾房排毒”成了必经程序。简单的通风、放置绿植、购置空气净化器、用活性炭等吸附除甲醛……房屋主人是把能想到的、能做到的方法基本全都用上。但甲醛的挥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华东理工大学张金龙教授团队经过十年研究,研发了一种“高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机理”,可以彻底解决“装修毒气”。

  氧化并分解有害物质

  “新房装修时,在墙面粉刷完工后,再涂抹光催化功能材料,只需光照,室内的有机污染物就能被吸附,并被分解为无害物质。且该材料因不参与反应而不被消耗,可长期持续产生净化效果。”张金龙教授介绍,“光催化技术的空气净化器,之所以能达到净化效果,关键也在于过滤层上的光催化功能材料。” 

  所谓光催化,就好像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催化材料通过吸收太阳光,引发一系列的氧化与还原反应,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一方面,光催化可以氧化有毒有害物质,最终将它们分解为无毒、无味的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彻底清除污染的目的。另一方面,光催化技术还可以将二氧化碳分子还原成有机小分子等化工原料,或是将水分子还原成氢气等洁净能源。该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看似高精尖的科研,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大气污染治理、废水处理及绿色能源开发等环境与能源问题,小到衣服鞋袜、冰箱异味或者外墙清洁,光催化技术都大有用武之地。 

微信图片_20180409174058.jpg

图说:华理光催化科研团队 华理供图(下同)

  调控可见光吸收强度

  各国都在努力早日将光催化技术应用到环境污染治理和新能源开发中去。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解决以下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太阳能利用率低,现有的纳米二氧化钛等半导体能带结构,决定了其只能吸收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光;量子效率低,由于光生电子复合率高,使其量子效率低,难以处理量大且浓度高的工业废气和废水。这些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深入的基础研究。

  张金龙教授团队通过对二氧化钛等传统半导体进行一系列改性,包括杂质元素掺杂改性、多相半导体复合改性、孔道结构功能化改性等,重新设计了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实现了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吸收强度的调控,促进了光催化量子产率的提高。

微信图片_20180409174101.jpg

图说:制备新型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

  延长了光生电荷寿命

  针对“能带不匹配、光能利用率低”的科学问题,张金龙教授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金属、非金属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通过不同元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成功实现了对二氧化钛能带结构的调控,拓展了二氧化钛对太阳光谱的响应范围。同时,团队通过构造有序的“反蛋白石”三维孔道结构产生了“慢光效应”,增强了催化剂对光的利用率,并成功利用“慢光效应”与“光催化”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对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在线降解与循环检测,为光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测试平台。

  针对“光量子产率低”的科学问题,团队通过对二氧化钛进行晶相调控产生的多相协同效应,抑制了电子空穴的复合,延长了光生电荷的寿命,并通过构造三维石墨烯高分散负载二氧化钛纳米单晶结构,增强了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响应程度。

  喷涂外墙等于种白杨树

  说到自己十余年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张金龙教授形象地描述为“搭建改装光催化的楼梯”,即对传统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能带结构进行梯度调控,以实现其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利用。简单而执着,张金龙教授致力于光催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为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贡献着智慧。 

  据资料显示,白杨树被公认为植物界空气净化高手。2000多平方米光催化喷涂剂喷涂过的外墙,相当于70棵白杨树的净化效果。也就是说,每喷涂30平方米等同于种了一棵白杨树。展望光催化的未来,张金龙教授描绘到,经过光催化功能材料的喷涂,也许一直被称为“水泥森林”的城市建筑,真正能够成为“绿色建筑”,变成污染防治的好帮手。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