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民生关注|创国内转让最高价 “蟹教授”如何把科技“端上”餐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郜阳     作者:郜阳     编辑:钱文婷     2018-05-28 09:49 | |

VCG211126498094.jpg

来源/视觉中国

  水产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的全国第一单、国内水产品种转让的最高价,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可是有名的“蟹教授”。不仅研发出“江海21”这一生长快、规格大、产量高的中华绒螯蟹,更让这一科技成果“爬上”市民的餐桌。

  中华绒螯蟹“江海21” 是王成辉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历时10余年选育的新品种,2016年经农业部公告、在全国推广。就在去年,“江海21”品种首次实施许可授权。根据技术转化合作,来自上海和江苏的三家企业获得授权,在约定区域内,这些企业各有为期5年的使用许可,转让金额共计178万元。

  在水产成果转化率低的大背景下,上海市农业服务中心及农交所为“江海21”在评估、挂牌、转让等各环节上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与帮助,全程免登记挂牌费、免评估费、免交易佣金,大亮“绿灯”,顺利打通“最后一公里”。“2016年9月,‘江海21’在上海市农业产权交易所登记,开始交易流程,当年12月完成该成果作为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去年2月在上海市农业产权交易所挂牌,有三家企业摘牌,在3月最终完成品种使用权许可签约。”王成辉介绍。

  今年,上海海洋大学与苏州西风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科技成果转让与技术合作协议。中华绒螯蟹 “江海21”与互联网企业携手,打造长三角高端成蟹品牌。“江海21”商品蟹销售权和品牌使用权转让期限10年,总金额预计将达1500万元,创国内水产品种转让的最高价和国内水产科技成果转化的“天价”。

  继2017年完成国内水产新品种首单转化后,“江海21”再次找到有心人。 “去年我们完成的是种源的技术成果转化,今年接着在销售端口完成技术成果转化。”王成辉告诉记者。未来,双方将各自发挥所长,完全打通大闸蟹产业从种源起始端到消费终端的价值链,彻底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郜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