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文物数字化:让大众无限接近历史宝藏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郜阳     作者:郜阳     编辑:钱文婷     2018-01-30 13:02 | |

20150515_55874.jpg

在故宫博物院修复文物  来源/东方IC

  《我在故宫修文物》让公众近距离了解了给国家最顶级文物“治病”的日常生活,也在全国范围掀起一股“文物热”。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除了修复师用手艺来留住这些文物,现代科技又能为此做些什么?在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助理教授陈无畏看来,将文物数字化,能让大众,尤其是孩子们无限接近历史“宝藏”。他们可以通过软件上的触碰,近距离观察到每一处细节。

  文物破损不可避免

  2016年,陈无畏前往重庆,参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一项数位档案项目。大足石刻可追溯至唐末、宋初时期,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千手观音、孔雀明王、媚态观音等石刻精雕细琢,极具艺术价值。“但是,经过多年风化,媚态观音笑容已不再清晰,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无法辨识了。”陈无畏感叹道。

  类似的遗憾还有不少,陈无畏表示除了人为破坏外,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和虫蛀、风化、湿度变化等都会给文物造成致命损伤。为此,将文物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就显得尤为必要。“运用数位雕塑、摄影测量、三维扫描等科技,我们可以针对宗教雕塑等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测绘、视觉化和保护。所获得的数字化数据,可以进一步运用于文化遗产数位视觉化、策展及艺术史教育等用途。”陈无畏告诉记者。为此,他将数字三维可视化、交互动态图像设计、数字雕塑等技术融入数字文化遗产内容开发中,并在上海纽约大学开设了相关课程。

udn20050412_022.jpg

图说:文物数字化寓教于乐   来源/东方IC

  让孩子从小有文保概念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与文明留下了众多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然而当前的文保政策和民众认知还有很大缺失。“我觉得对文物的认识应该从中小学就开始,从小就培养起对文物的热爱和敬畏之心。”陈无畏说,“对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来说,能够通过数字化技术‘复制’,也能稍稍减少些许遗憾。”

  陈无畏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数字化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不少技术还输出国外。与此同时,面对不少人所担忧的数字文物是否会取代真实文物,陈无畏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数字文物只能接近文物,但永远不可能取代。传统文物都有生命周期,它们的稀少更显得珍贵。”陈无畏说,“同时,将文物数字化的过程,需要相关人员更加‘走心’,除了还原文物物理性状外,如何带来真实参观时视觉上的冲击感,也是数字文物发展要迈过的一道坎。”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郜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