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非遗在身边 | 独脚戏:一二人逗乐一席人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光     编辑:徐婉青     2017-12-29 16:32 | |

  非遗在身边,等你来发现。本专栏将继续与读者朋友们分享动人的“非遗”故事,这次,我们将以“组团”的方式,按类别集中推送,以便读者了解收集,今先推出戏曲篇首篇。

(姚慕双、周柏春这对老搭档深受百姓喜爱)

  “独脚戏”还是“独角戏”?如果强调它扎根于曲艺,那就一定是“脚”——出自“脚色”,在戏曲曲艺里,是“行当”的意思。行当,亦即我们常说的生、旦、净、末、丑。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戏曲表演里的“职业分工”。所以,“独脚”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人扮演各种“职业分工”。发展到后来,也不过顶多再加个人帮衬。最初,艺人叫卖梨膏糖之类的零食必须说点滑稽的段子招揽生意;后来,两个规模稍大的节目之间,需要串场的小节目来让搬道具的有时间闪展腾挪——好比欧洲马戏表演之间的小丑表演。于是,渐渐的,独脚戏就发展成型。

  直接源自民间说唱和文明新戏,以上海方言为主的独脚戏,可说、可唱,在说、学、做、唱间,以滑稽的方式讲故事或段子。其中有不少突出的技术要领,例如绕口令,“金陵塔,塔金陵……”上海人都会讲。例如学方言,故事里总有“小宁波”“小山东”,独脚戏艺人立刻以一口宁波话“化身”为“小宁波”。例如各地小贩叫卖;例如京昆等其他地方戏曲……独脚戏艺人都要操练“十八般武艺”,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各地民俗文化均须以嘴皮子涉猎。

(王汝刚和李九松的独脚戏很接地气)

  独脚戏大家笑嘻嘻、刘春山、江笑笑等的嫡传弟子或搭档的嫡传弟子,都是上海人民滑稽剧团的顶梁柱。按这一传承谱系,独脚戏作为非遗项目,就落户在“人滑”,代表性传承人为王汝刚。他凭借上海独有的独脚戏艺术,他还当选了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可见独脚戏发噱、逗乐观众的无穷魅力。他能出人头地,也是因为独脚戏演员相对“全能”。在他初登舞台演《满意不满意》时,只被分派到3句台词,他发挥到30句,令人捧腹、噱头十足,因而一举成名。(朱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