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非遗在身边·戏曲篇|你知道宣卷吗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渊     编辑:钱卫     2018-03-09 18:35 | |

  宣卷源于唐代的“信讲”和宋代的“谈经”,演绎民间事物和传说。宣卷艺人有个很现代的名字,叫“说讲人”。

  能说好故事,至今都是文学、戏剧、影视等领域所有文艺作品引人入胜的关键。但在文艺样式繁花似锦之前,老百姓获取故事的最佳来源则为——听书。在北方,“竹板那么一打呀”谁都不用夸,你就自然被带入情景;在南方,琵琶三弦一响,长衫先生手里的扇子一摇,水浒108将统统附身。

  然而,或许鲜为人知,在上海浦东和青浦,还有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叫“宣卷”。

  宣卷源于唐代的“信讲”和宋代的“谈经”,演绎民间事物和传说。宣卷艺人有个很现代的名字,叫“说讲人”。宣卷早期的形式很是特别,借助的道具并非常见的竹板、大鼓、琵琶、三弦,而是木鱼。艺人边敲边唱,自编几曲“经赞调”,这便是原始的木鱼宣卷。

  随着时代变迁,宣卷也从早期的木鱼宣卷发展到后来的丝弦宣卷。艺人开始身穿长衫,袋放丝绢,手拿折扇,同时增加了两名女演员作帮衬,有对有答,有呼有应,一改以往一人说到底的单调状况;木鱼也弃之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二胡、三弦、竹笛、扬琴、琵琶之类的民族乐器伴奏。

  宣卷的受众大都是当地农民,所以艺人的说讲语言特别注重通俗易懂,以吸引和取悦观众。

  宣卷艺人表演的宣卷没有脚本,故事情节都是艺人们从平时观看的古装戏中照搬然后写上自编的唱词,卷成纸卷,表演时摊在桌上,用通俗的语言宣讲卷中故事,并加入了应景的即兴演唱。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