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七夕会旅游 | 青山遮不住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顾定海     编辑:史佳林     2018-05-24 17:07 |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江西赣州郁孤台而流传千古的诗句。30多年前,第一次捧读这首诗词,就为作者无尽的爱国忧思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所折服。算是爱屋及乌吧,赣州自此成了我向往的地方。

今年春上到赣州,第一件事自然是去观瞻心仪已久的郁孤台。郁孤台在赣州市的北端,地势较高,有几座小山丘。至今仍较为完好的赣州宋代古城墙,沿着起伏的山势,逶迤地向前伸延。赣州市的两条大河:章水和贡水,在这里汇集,成为赣江的起点。真是登高临水赏景的绝佳之地,所以古人在此筑台,寄景畅怀。郁孤台之名是因为这里树木葱郁、山势突兀。

郁孤台的始建年代已很难考证了,但至少可上溯到唐代。现在我们看到的郁孤台,三层阁楼高17米,垂檐歇山,四面有廊,廊内有厅,是1983年按清代同治年式样重建的。

辛弃疾担任过江西地方官。公元1129年,金兵侵扰江西,残杀百姓,使这一带遭受了极大破坏。辛弃疾曾登过郁孤台,每每想起发生在此地的种种悲剧,抚时感事,情不能已,于是题写了这首词。

郁孤台下,赣江之水滚滚流去。作者从江水中,看到了抗金爱国志士悲愤的泪水和逃难百姓苦痛的泪水。他把“清江水”和“行人泪”联系在一起,以水写泪,表达了几十年来国破家亡的深深悲痛和无比愤恨。再由“无数山”写到“青山”,坚信“无数山”可以遮住人们眺望故国的视野,但决不能阻挡日夜奔流的江水。作者借郁孤台抒英雄志,一腔忧愤,几多无奈跃然纸上。

郁孤台唐宋以来即为赣州名胜,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甚多,名气较大的有苏东坡、黄庭坚、文天祥、王阳明等。但自有了辛弃疾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800多年来,人们就把郁孤台与辛弃疾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今天登临郁孤台,依然能感受到一代爱国词人当年的激愤:郁孤台楼阁正前方置有一座辛弃疾铜雕塑,他身披战袍,手握利剑,美髯飘逸,目视远方,一派神情迥然的英雄气概。一楼正厅有一块红木大匾,上刻手书的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诗词全文;四周皆为历代画家根据这首词创作的绘画精品。郁孤台北向面对赣江处,还有一座辛弃疾的暗褐色石雕像。抬头望去,词人面朝西北,一脸忧愤,正是他当年填词时的模样。这座雕像近旁,绿草青青,枝叶婆娑,风过处,几多古意几多沧桑……

其实,论风景和地理位置,同处宋城墙旁赣江边上的八境台,要比郁孤台更胜一筹。然而人们来赣州一游,首选之地必是郁孤台。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是因为郁孤台有辛弃疾这首穿越年华的不朽词章!千年岁月随风而逝,楼台亭阁几多兴废,后人记住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缅怀的是为民呼唤的情怀。(顾定海)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