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湘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创科主任,我国中医肿瘤学科创始人,国家中医临床基地(恶性肿瘤)的首席专家,55年来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科研、教学和中医内科杂病的诊治,学验俱丰,不久前以中医“扶正治癌”的卓越学术成就荣膺第三批“国医大师”。
图为刘嘉湘教授 龙华医院供图
首创中医“扶正治癌”学术体系
20世纪60年代,中西医治癌均以“攻、杀”为主,疗效不佳。刘嘉湘根据肿瘤病因病机和临床经验,1972年在全国率先系统地提出中医扶正法治癌的学术观点和方法,认为正气虚损是癌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病机演变的关键,强调“以人为本”,采用扶正与祛邪、辨证与辨病、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法,达到“除瘤存人”、“人瘤共存”目的,开创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思路、新方法。他总结了一套以扶正法为主治疗各种肿瘤的经验和方法,尤擅治肺癌 、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脑瘤、淋巴瘤等及内科疑难杂病,扶正法已成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指导原则。
1968年起,刘嘉湘教授就把中医药治疗肺癌列为重点研究课题,他主持的中医药治疗晚期肺癌研究5次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多次列为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及上海市重大科研课题,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显示,扶正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肺腺癌Ⅲ、Ⅳ期治后中位生存期14月及5年生存率达24.22%,化疗组为8.8月(当时国内外报道为6-8月),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中医加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中位生存期为21.17月,较单纯化疗提高8.57个月(同期国外报导位8-10月),疗效均为国内领先、达国际先进水平。
积极推动中医肿瘤事业发展
刘嘉湘教授创立和主持龙华医院肿瘤科,1965年从他一个人的肿瘤专科门诊开始,1968年成立上海中医学院肿瘤研究组,医院成立肿瘤科,1970年创建全国最早中医肿瘤病区(30张病床),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2005年成为上海市中医内科(肿瘤)优势学科,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恶性肿瘤)基地,2009年成为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肿瘤学重点学科。肿瘤科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建立肿瘤病区6个,年门诊量45万人次,居全国中医肿瘤专科之首,是全国开展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医疗与科研的最大基地。
刘嘉湘1995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市名中医,是第3、4、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第一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他先后培养了不少国内中医肿瘤专业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他主持的刘嘉湘名医工作室2009年被授予“全国首届先进名中医工作室”,并成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致力于科研成果转化
上世纪80年代,癌痛尚无满意的方法,刘嘉湘教授根据中医“瘀毒内结”、“不通则痛”的理论,将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经验方,研制成新型外用镇痛制剂——蟾酥膏,经10家医院的随机双盲对照观察,镇痛效果达93%,连续使用无成瘾性和毒副反应,疗效确切,在国内外医药领域属创新,是当时唯一专止癌痛的外用药。1985年获国家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甲等奖,其成果转让上海中药制药三厂生产,蟾乌巴布膏已列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已在全国销售,销售额达1.2亿元。
他还针对肺癌患者以气阴两虚证居多的特点,研制国内首个口服治疗肺癌的新药金复康口服液;根据“正虚致癌”、“扶正治癌”的理论和癌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结果,将临床经验方研制出中成药正得康胶囊,2006年获SFDA批准为国家新药,更名为芪天扶正胶囊。他一人研发三种国家级治癌中药新药,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中医肿瘤界第一人。
50多年来,刘嘉湘教授以自己的仁心、睿智、医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推动中医肿瘤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辛勤耕作。他诊治各种癌症患者50多万例,在控制病灶、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等方面疗效显著,名声享誉海内外。(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