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全国两会 > 正文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不要盲目追求“鸡汤+忽悠”成功学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范洁     作者:范洁     编辑:吕倩雯     2018-03-16 12:58 | |

“现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有两个考题:一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解决好教育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种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而公平的教育。”今天上午,全国人大举行记者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图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新华社

学生减负

构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

“我们讲减负,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这个以内的叫做课业、学业,叫做必须付出的努力。”陈宝生率先明确“减负”概念,并指出减负不仅是教育问题,还是社会问题,需各方合作共同努力。

一是学校教学减负,加强科学管理,把减负的任务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是校外减负,规范教育秩序,治理整顿各类培训机构。他说,培训机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补充,但超前教、超前学,违规办学、没有资质办学的情况导致负担很大、很重,“学生痛恨、家长无奈、机构赚钱。”

三是考试评价减负,改变评价方式,完善学业考试办法,建立素质综合评价制度,不允许以分数高低对学生排名,不允许炒作高考状元。

四是老师要按照大纲足额授课,绝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甚至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培训。

五是家长和社会也要减负,提高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不要盲目追求“鸡汤+忽悠”的成功学,“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不听忠告听忽悠,负担增加人人愁”,结果就是家长的口袋空了,学生的负担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乱了,这种现象绝不允许。

陈宝生强调,减负的关键,在于砍断教师和培训机构在教学方面的联系,割断各类考试、考评、竞赛成绩和招生的联系。“综合治理,建立起一个健康的教育秩序,构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过重的学业负担会逐步降下来。”

学前教育

跨越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学前教育是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最快的一个部分,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短板之一。”陈宝生说,中国的学前教育面临着历史性挑战,3-6岁儿童的教学,是年轻父母亲们最大的“烦心事”之一。

他介绍,我国举办着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学前教育,2017年学前三年在园的幼儿达4600万人,是一个中等人口国家的概念;2017年适龄儿童的毛入园率达到了79.6%,达到了中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目前幼儿园发展到25.5万个,规模庞大。

“发展学前教育既要继续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不好的问题。”陈宝生指出,幼儿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普惠性幼儿园不足,财政保障和成本分担机制没有建立,保教人员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管理和安全也存在诸多漏洞、薄弱环节。

陈宝生分析,一是实施好第三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毛入园率达到85%;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新时代既符合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又适应幼儿教育需求的发展规划;三是继续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督导各级各类幼儿园提高办园质量;四是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人防、物防、技防并举,让孩子安全快乐生活成长;五是综合治理小学化倾向,明确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六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借鉴国际经验,对教师、保育员和学生的比例有基本要求,老师是1:15,保育员是1:30,每个班“两教一保”。“按照推算,我们现在缺教师71万,缺保育员76万。”

“最后一个措施就是立法。”陈宝生补充,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起草学前教育法。

高考改革

上海浙江改革平稳成功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它居于龙头地位。”陈宝生说,去年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稳落地,取得了成功,为其他省的改革提供了经验。

改革牵动了高中教学改革,上海、浙江普遍采用了“走班选课”等模式,过去固定班次教学的模式得到改变,学生的自主权大了;推动了素质教育发展,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考核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促进了学业水平的考评改革,考试门类是动态组合;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走班上课怎么组织,老师工作量怎么设定,学校管理怎么办等。

陈宝生表示,目前上海、浙江已经在试点基础上完善了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去年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启动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从今年起,还有17个省份要开启改革进程。“从目前的进展情况看,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是成功的,进展是健康的。”

“尊敬排名,不唯排名,重在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等学校。”陈宝生表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一是提升培养能力,为未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时代需要,培养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三是要优化结构,调整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四是改革体制机制,为培养新时代各种人才提供体制机制保证。“改革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提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陈宝生说,“双一流”建设是一项非均衡发展战略工程,要发挥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冲刺世界水平的“国家队”第一方阵,增强中国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范洁(本报北京今日电)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