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郊野 > 正文

寻访上海“中国特色小镇”⑤ | 江畔小镇记乡愁 科技时尚争上游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鲁哲     作者:鲁哲     编辑:黄佳琪     2018-02-28 16:42 | |

短视频制作 徐易飞(见习)

图说:紫竹国家高新区航拍图。张龙 摄

说到吴泾,很多上海人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化工区,脑海里迸出的是大型工业区,烟囱林立、空气中弥漫着化学品的味道……然而,这个位于“黄浦江第一湾”的小镇眼下正经历着一场蝶变,从化工重镇转变为科技时尚小镇。

近日,记者在吴泾镇政府了解到,去年八月吴泾正式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未来的吴泾,将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小镇,留得下美丽、记得住乡愁、玩得了时尚、转得动科创。

拒绝“千镇一面” 走出小镇特色

在上海9个中国特色小镇中,吴泾是面积最小、离市中心最近的一个。吴泾镇党委书记杨其景说:“吴泾镇的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不是临时拍脑袋拍出来的。”在她看来,特色小镇一般在旅游资源、自然资源或者历史传统有优势,而吴泾镇的主要特色在于实力较强且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2001年起紫竹高新区开始建设并快速发展,2016年底在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16,到2017年排名14,科技企业集聚效应显著。2007-2011年,森马、衣恋、拉夏贝尔等服装服饰行业的龙头企业相继注册并在吴泾建设产业基地。时尚产业成为吴泾经济发展的支柱。

目前科技和时尚服饰产业已成为吴泾的主导产业。国家级紫竹高新区汇集了微软、英特尔、中广核、国核自仪等14家世界500强企业和900余家科技企业和各类研发机构、创业投资中心,2017年税收总额约62亿元。各园区汇聚新新技术企业效应明显,互联网+科技、互联网+传媒等业态融合成型。众创空间-科创园区-产业基地的科创全产业链基本形成。

图说:微软中国上海科技园区。吴泾镇供图

莲花南路产业发展主轴则汇聚了衣恋、森马、拉夏贝尔三大服装服饰龙头企业,2017年税收约12亿元。三家企业同时在新建全新的总部研发项目基地,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2018年起将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形态规模和产业规模都已形成集聚效应,引领了时尚消费的潮流。科技和时尚服饰两大主导产业均在闵行区位列第一,税收占全镇总额的76%。

此外,吴泾镇域内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航发商发等知名高校和研发机构。“在一个镇内拥有两所‘双一流’大学,恐怕在全国也是数得着的。”吴泾镇党委副书记沈军介绍说,紫竹国际教育园区还入驻了南加州大学、海法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海内外知名高校,产学研融合气氛浓厚。

图说: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门。吴泾镇供图

“如果特色小镇都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就容易‘千镇一面’。因此,产业发展是第二批特色小镇认定中十分重要的指标因素。而吴泾恰恰是产业基础雄厚的镇。”吴泾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曹晓冬说。

他说,“吴泾有产业优势,有科研文教优势,有生态配套优势。交通问题是过去吴泾发展的短板之一。近年来,‘三纵四横’主干道构成吴泾的道路主干网,已通车的虹梅南路高架、在建的地铁15号线和规划中的地铁23号线贯穿全镇,加上已建成的S4、S32,吴泾的交通设施有了根本改观。我们有 13.7公里黄浦江岸线,8.2平方公里郊野大地,1900多亩基本农田,绿化覆盖率超过21%。我们申报特色小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科技+时尚” 撑起小镇经济

申报成功后,住建部对吴泾提出的要求是“探索大城市周边特色小镇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闵行区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提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探索本区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加强吴泾特色小镇建设。”这让吴泾人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杨其景说,吴泾的产业优势是科技和时尚,但特色小镇建设要立足于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吴泾特色小镇的总体目标定位为,通过未来三年的努力,力争把吴泾打造成产业发展热土、科技创新高地、文化时尚先锋和城乡融合典范。

图说:金领谷。吴泾镇供图

在近日举行的2018年吴泾区域党建联席单位迎新活动上,镇长张文琦介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吴泾打算推进三大工程,包括产业基础跃升工程,空间布局完善工程和综合配套提升工程。

首当其冲的产业基础跃升工程将助力吴泾持续做大做强科技和时尚两大主导产业。

张文琦介绍,科技产业方面,将更紧密地与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紫竹高新区携手,在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和南上海高新智造带建设中,不辱使命。高端智慧医疗、新材料研发、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产业都已经在吴泾播下了种子,一批项目正在落地推进,未来三年将陆续开花结果,吴泾的科技产业将迈上新台阶。

时尚产业方面,莲花南路时尚产业基地已经成型。森马二期、拉夏贝尔总部2018年内将建成,衣恋总部二期推进建设。未来三年,吴泾的时尚产业将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培育自主品牌、加快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和供给方式改革,将融研发设计、体验走秀、品牌创意为一体。深入对接上海文创50条的各项政策,在建设上海特色产业小镇等方面有所突破。

“浦江第一湾” 重拾乡愁记忆

未来的吴泾将按照市规土局要求,在虹梅南路和莲花南路之间打造特色小镇功能区块。其中包括时尚文化区、科技文化区、吴泾记忆轴和田园文化区。

时尚文化板块将布局时尚产业的联合研发中心和成果展示中心,从建筑、基础设施、城市雕塑、街道布局等细节之处彰显时尚设计元素,打造吴泾文化创意产业带。结合15号线建设和元江路地铁上盖商业商办和住宅项目建设,打造成吴泾未来的产城融合核心区域。

在科技文化板块,要在特色功能区中布局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检验检测、科技成果展示及体验功能平台。

对于吴泾记忆轴的打算是,对塘湾老镇区实现传统建筑风貌修复和保护,建设网络视听体验馆,传统文化博物馆、艺术馆和演艺中心等文化设施,打造“浦江第一湾”和“塘湾记忆”“吴泾记忆”。沈军说:“塘湾老镇区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对老镇区的修复,建设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体现吴泾的历史厚重感。”

图说:“黄浦江第一湾”航拍图。吴泾镇供图

在田园文化板块,以“生态+”为主体,生态廊道、防护林带、楔形绿地建设为重点抓手,强化“绿肺”功能,打造吴泾区域的生态核。打造中高端旅游产品,包含民宿、采摘旅游、文化创意、农业观光等农业休闲业态。在绿地廊道中布局运动休闲设施、中小型活动场地,布局慢行系统,导入“漫生活”主张,为市民提供休闲度假场所。实现“产业、城市、环境”的有机融合和“业态、形态、生态”的和谐统一。沈军说,吴泾有约1900亩农田,这些农田散落在镇的各个地方,今后吴泾将推动发展现代农业、科创农业,探索与科技、旅游和现代生活结合的特色生态农业业态,设计旅游线路,让市民来吴泾感受农村的魅力,来吴泾春天可以种地、赏花,秋天可以采摘果实,还有民宿,休闲旅游。

莲花南路一路向南,将是怎样的风景?张文琦描绘了这样一幅情景——

在元江路地铁站周边,结合上盖建设,将树立起购物和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商业体,食住行游购娱,一站式解决;

在时尚产业基地,可以观摩或亲自体验走秀,或者与设计师对话,来一次属于自己的时尚私人定制;

在现有工业用地改造提升后,新的时尚和科技企业将支撑起吴泾新一轮的产业发展;

在美丽乡村与和平大院,在地铁站旁就能体验亲子采摘、观摩花海,与本地农民一起制作品尝第一湾葱油饼;

在紫竹国际教育园区、智慧医疗产业园区,国际知名大学将在这里办学,医疗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这里扎根;

在中国航发商发,翱翔蓝天的国产大飞机,其发动机将诞生于此,这颗我国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令人自豪;

在上海交大和华东师大,你可以感受大学的校园生活、在知识的海洋遨游;

在国家级紫竹高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和研发中心坐落于此,综合配套日臻完善、产城融合更为显著。

图说:紫竹国家高新区内的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吴泾镇供图

小镇名片>>>

吴泾镇区域面积37.6平方公里。全镇常住人口近12万,下辖8个行政村,18个居民委员会。

今天的吴泾镇,虽然是由原来的吴泾街道和塘湾镇在2000年合并而成。但其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农耕时代。自古以来,这里“地居黄浦江滨,水旱无忧,男劳于耕,女勤于织,村舍连阡,炊烟错落,有俗厚民醇之致。” 这里曾是粮棉生产基地,盛产芦纹土布,百姓乐耕勤织,民生安宁。

这里风景秀丽。清代文人王蔼如曾在《游吴冲泾记》写道:“去县治南七十余里,有吴冲泾。泾之长可数里,东合申江,西入莺窦湖。其间曲折萦回,荡漾纡徐,非竟日游殆不能悉。微风徐来,流若织纹,忽然而怒,锵鸣金石,变迁万状,与时推移,无以穷其胜概。由泾西望,村落棋布,葭荻环周,百步一折,犹龙蜿蜒。其东则烟起渔舟,帆集瓜布,怒涛如山,远树如荠,赏胜搜奇,心神凝释。”

新中国成立后,吴泾是著名的工业区。1958年,上海氮肥厂落户吴泾,后更名为吴泾化工厂。这里曾创造了新中国化学工程史上四个里程碑:自行设计、自行安装和试车国内第一套年产2.5万吨合成氨装置;建成国内第一套轻油转化年产8万吨甲醇装置;自行设计、制造国内第一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24万吨尿素装置;建成国内第一套年产10万吨的醋酸装置。

1983年,上海市确定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方案。1987年,国有特大型企业上海氯碱总厂成立。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