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丨不妨多点“寒酸气”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任湘怡     编辑:郁晶陶     2018-05-04 12:59 | |

前阵子,女儿就读幼儿园的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请小朋友们收集家里的塑料垃圾,带到学校。刚开始的几天,全家兴致勃勃。可没过几天就觉得不对劲了:怎么我家的垃圾这么多!

最占地方的,是各种快递包装,有黑胶袋、装生鲜的泡沫箱、用来隔离物品的气泡袋。此外还有服装外袋、饮料瓶,纸巾包装,林林总总……平时垃圾每天扔,眼不见为净。可一积攒,就可观到令人汗颜。

家长们一讨论,都有这样的感受:有没有办法减少家庭垃圾的产量。

正好这时看到一篇文章,介绍日本一个小镇上胜町,只有20%的垃圾被填埋,其余80%的垃圾都能回收。据说当地居民把垃圾分成34类,塑料瓶和盖子扔到不同的回收箱,纸制品也按报纸、杂志、纸箱等分类回收。这篇文章触动我的,并不是小镇居民把垃圾分成34类的那份严格,而是分类之后再利用的意识。比如旧布料可以做衣服玩具;当地有一家免费交换旧物的商店,谁家需要什么,不是先去买新的,而是先去商店看看。

把旧东西捡回来再用,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挺寒酸的”。中国这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一些人渐渐有了“吃不完扔掉”“不喜欢就扔掉”的阔气想法。扔了旧的,再去买新的,反正也消费得起。可是旧的东西去哪儿呢?是烧是埋,是不是臭气熏天、污染环境?恐怕很少人考虑。

有数据显示,上海日产垃圾2万吨,12天就能堆出一座等高东方明珠的“垃圾山”。今年上海出台完善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希望通过生活垃圾分类,从源头上控制垃圾减量,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也就是说,分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收再利用。

那么,我们能不能从自己开始,尝试在生活中创造微型的“循环利用”?菜皮、果壳等厨余垃圾可以堆成肥料;包装盒尺寸合适,可以做收纳盒;可乐瓶可以做装饰品,或者种绿植;巧手的主妇把孩子旧衣服改一下,可以做玩具;出门喝咖啡,不妨带自己的杯子……

这些生活中的“循环利用”,或许显得不那么阔气,但是能为节约资源尽一份力,对环境、对未来做出承诺。从这个角度来说,宁愿大家都能多点“寒酸气”。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